从李白的两首词说说怎样鉴赏诗词
相关推荐
-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导读 通常说起李白,人们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是诗仙,为他写的诗而倾倒. ...
-
唐五代名家词之李白词选
亡羊人选注辑评(初稿) 菩萨蛮 · 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长亭"句:古 ...
-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诗词原文]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毋庸置疑,可是李白 ...
-
克丽丝叮《梦不休》
凉面粗暴 2020-02-29 18:00:47 关注 [经典咏流传] 克丽丝叮<梦不休>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
-
一出道就是巅峰!李白一首《忆秦娥》,碾压千年怀古登临词
上一节,我们讲了李白的<菩萨蛮>这首词.李白用一连串的意象,如平林.烟霭.寒山.暝色.高楼.宿鸟.长亭.短亭等,繁密但清旷的意象,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既反映了词人寻找自我归宿而不 ...
-
诗仙李白出手就是绝唱!写了两首词,就成为百代词曲之祖
上一讲,我们讲了词的两个别称.一个是"曲子词",另外一个是"长短句".分别从词的音乐属性和词的形式,谈了词的起源的问题.也曾经讲了敦煌藏经洞中出土的<云谣 ...
-
小周后被赵广义欺负,李煜含泪写出两首词,流传千古难以超越
据史书记载,公元965年,十九岁的大周后身患重病,妹妹进宫看望她,当年的小女孩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的美貌跟姐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李煜不顾妻子病危,亲自带着小周后参观皇宫里的美景,并写下一首词 ...
-
读诗词钩沉历史 ——由两首词引发的对历史的探索
文为心声,诗为心话. 不管凡夫俗子,还是领袖伟人,文字直接或间接地都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 我们先读一首主席的词<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
辛弃疾登北固亭,怀古忧今,写下两首词,感人肺腑,堪称千古绝唱
收复中原,一直是辛弃疾和陆游的梦想.比辛弃疾年长15岁的陆游,非常欣赏他的文学才华和军事才能,曾多次举荐辛弃疾,两个诗人也曾多次写诗互相鼓励. 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他出生的时候, ...
-
杨万里两首词写出两种人生境遇,朴实语言道出深刻的内涵
人生有时候是随波逐流,有时候是劈波斩浪.陶渊明有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岑参也有诗"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恰好描写这两种境遇.但无论哪种人生态度,都只 ...
-
李清照 16岁时写了两首词,名满京城,至今仍是婉约词巅峰之作
2021-04-08 09:08 华人号:中国文化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到了宋朝的时候诗歌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词曲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宋词的形成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
-
UC头条:“草圣”张旭书李白诗两首, 高清底部备注简体字, 建议收藏欣赏
张旭,乃唐代书法家,书法史中称之为"草圣'.字伯高,一字季明,唐朝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曾任金吾长史,故后世又有以"张长史"称之. 张旭以草书出名,在当时,与李白诗歌 ...
-
苏轼最励志的两首词,每一首都是精品,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古往今来,出现过许多博学多才的才子,但能够青史留名者屈指可数,苏轼则是其中之一.公元1037年,苏轼在眉山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苏洵也是响当当的才子.他从小聪明过人,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时期就在家乡 ...
-
丁元英的两首词,一首《自嘲》羞退众人,另外一首比10万块还管用
熟悉<天道>的,都很佩服丁元英的才学,剧中丁元英作过两首词,充分体现了丁元英的人物性格. 1.<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