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4【胃胀】辨清虚实调痞证
知名表演艺术家周炜老师,9登春晚带来无数精彩节目的同时也满头白发,15年糖龄学会许多抗糖方法却被一个健康问题始终困扰——胃部胀满。
生活中常见的胃部胀满感在中医中称为痞满,不同种类的痞满还跟不同的脾胃疾病有关。究竟如何区分痞满的种类,日常生活中又有什么调痞方法?

杜主任告诉我们,中医对于胸部的满称为闷,腹部的满称为胀,而胃部的满称为痞。当我们胃部胀满不适时,可能是不同的痞证。
痞满一般可分为三类,实痞、虚痞、和虚实夹杂痞,其中一种跟糖尿病患者关系密切。周炜老师有15年糖龄,他会是哪种痞满,三种痞满在症状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体内积滞造成实痞,当我们出现胃部痞满,同时有受寒、或情绪波动、或饮食食积、或便秘时,就要考虑是实性的痞满,常跟急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

病例:周炜老师就存在实痞的问题,前几年脾气特别不好,因为一点点事情就容易急躁,然后导致脾胃不适,吃不下东西。

如果您也有上述实痞的症状,杜主任推荐使用通降调痞饮。


生姜:暖胃和胃
蒲公英:清热、解毒、通便
小青柑:疏肝醒脾,调理气滞

用法:将1厚片的姜片、一份小青柑(或者直接买青柑普洱茶),9克蒲公英,冲入1000毫升开水代茶饮即可。
提醒:脾胃怕寒的人群,姜可以多放一点;口臭、便秘、口腔溃疡等内火较大的人群,蒲公英可以适当多放一点。


当我们经常出现空腹胀满,就要考虑可能有虚性痞满,需要注意萎缩性胃炎和胃下垂等虚性疾病。
这类虚性痞满常常发生在瘦人身上,如果体重指数BMI低于18,同时长期明显腹胀,需注意胃下垂问题。
比如:周炜老师的BMI=66kg÷1.75÷1.75=21.55,在标准范围18.5至23.9之间,属于正常。

对于虚性痞满,如果一味地疏肝理气,不但不容易缓解,反而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这类人群正确的方法是健脾补气,杜主任推荐了补气不胀气的补气调痞茶。
补气强弱:人参>西洋参>黄芪>太子参>大枣>甘草
其中大枣容易胀气,甘草令人中满,不适合虚痞;而人参是补气、安神、抗疲劳,黄芪是补肺、健脾、壮肌肉、脱疮毒,白术健脾、和胃、燥湿,所以针对今天所说的脾胃虚痞,用黄芪补气更好。



药材:黄芪6克、小青柑1份(或者直接买青柑普洱茶),姜片1厚片
用法:泡水代茶饮即可。


如果您平时既有空腹胀满的虚痞,也有气滞、食积、便秘等积滞导致的实痞,那您可能就是最常见的虚实夹杂痞。
常跟慢性胃炎有关,糖尿病患者也常见这种痞满,并容易出现一类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又有顽固腹胀、呕吐等症状,需要关注糖尿病胃轻瘫问题。

另外,老年人的消化不良症状,有部分是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可以到医院做呼气试验,如果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遵医嘱做适当清除,胃部不适的症状会有明显改善。

如果还未出现明显的病变,就是单纯的虚实夹杂痞满,可以运用杜主任推荐的虚痞和实痞两个调理方组合在一起的代茶饮调理痞证。


药材:小青柑1份(或者直接买青柑普洱茶)、蒲公英9克、黄芪6克、姜1厚片
用法:将上述药材用开水冲泡,放温后饮用。
提醒:如果便秘比较重可以多加蒲公英,如果疲劳比较重可多加黄芪,如果胃寒怕冷可多加姜片。
▼点击视频,看专家演示

专家出诊信息
杜宏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本部)
周二上午 肝胆胰专病门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
周二下午 脾胃病特需门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本部)
周三上午 脾胃病专家门诊
特别声明:疫情期间就诊须知,请及时关注医院官方信息。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