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是最受欢迎的体验形式:第三部分 行进式、沉浸态旅游是游客最喜欢的旅游体验

第三部分 行进式、沉浸态旅游是游客最喜欢的旅游体验
“大秦笔记”秦智勇
今日头条旅游领域创作者
中策院旅游分院副院长
中原茶旅小镇欢迎您
最近“大秦笔记”与白文导演就“演艺在夜经济以及景区发展中的走势”交流碰撞比较多。白导专注大型文旅演艺数十年,典型代表案例有西安大唐不夜城、梦境光雾山、衢州夜宴-根宫等。我们交流心得可总结为:沉浸是更加全面的体验,体验消费是“夜经济”的主要特点
(接第二部分)
沉浸式旅游是一种伴随体验经济出现的新的旅游方式,是未来旅游的主要形式,是游客最喜欢的旅游体验
以旅游服务为舞台,以旅游产品为道具,以满足消费者体验需求为核心,让游客为主角,通过塑造感官及思维、情感体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引起旅游者的情感共鸣或思维认同,创造出令游客难以忘怀的体验,为旅游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价值和生存空间。
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住农房”、“干农活”、“吃农饭”活动火遍大江南北,是沉浸式旅游体验的雏形。后来有把北大、清华等名校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激励孩子们考名校的定向主题游,还有策划推出的“做一天蒙古人”“做一次军人”等体验游,这些都是沉浸式旅游的成长期。随着《桃花源记》、《又见敦煌》、《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演艺作品的成功,丰富了沉浸式旅游在我国的实践,沉浸式旅游进入快速成长期
沉浸式旅游完全依靠把观众带入到活动里面,不仅是视觉、听觉体验,通过交融式空间的处理,围绕演绎的主题给观众、给游客一个全新情境体验式的旅游形式。游客在旅行的过程中会在沉浸式的作用下全身心的投入环境中,将自己时时刻刻处于第一人称的角色中,这是一种非常自然化的旅游。比如:让游客到草原上旅游一次不是最成功的,让游客感受到自己在草原上生活过,才是沉浸式旅游产品的最高评价。
同时建筑不仅仅是完成一个维护结构,实际上也是演出的一个延伸、铺垫,让观众在行走的过程中,在进入场地之后、离开场地之前能感受到演出带给游客的全新体验。
2021年03月0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沉浸式体验成新宠》,沉浸式体验火爆的背后,实则是消费需求的改变。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普遍提高,消费需求渐趋多元,不少人已不再满足于置身事外,更加注重文旅活动的新鲜感、体验感、互动性,体验经济应运而生。实景游戏体验项目还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形式
如今,不论是剧本杀、密室逃脱这类娱乐活动,还是旅游演艺、话剧演出、博物馆展览,都开始注重消费者的参与感,打造沉浸式体验。这让观众或游客不再置身事外,而是如同演员般,融入舞台和情境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2020年,全国共新增“剧本杀”相关企业超过3100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63%。因为“剧本杀”的火热,在线下还诞生了一种“文旅+剧本杀”的新模式,即将剧本杀与景区、山庄等旅游场景结合,游玩时长超过24小时,不少玩家被这一模式所吸引。
最后,我们要分享的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正在发展中,与我们所在的每个城市与每个项目都息息相关,因为以服务游客与消费者体验为出发点,以提升城市居民和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不仅仅可以提升项目与城市的影响力,更可以以“夜经济”发展为抓手来带动区域经济特色发展。
谢谢大家!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