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的延安之行

(0)

相关推荐

  • 【(散文)我们的老乡高自立】

           我们的老乡高自立,萍乡青山镇源头村人,参加过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曾任红三军政委兼军委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共产国际监察委员会委员.        按说这样的经历也算不简单, ...

  • 姚维钧黄炎培:相差31岁的爱恋,相守20年,她受丈夫牵连自尽

    姚维钧和黄炎培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之时,与毛泽东进行了一次谈话,这就是著名的"周期率"谈话.从延安回家后,黄炎培将这次谈话写成一本书,名叫<延安归来>. 本来这 ...

  • 黄炎培《延安归来》

          1945年7月1日至5日,黄炎培等6位国民党参议员访问延安,黄炎培写了"延安五日日记".1945年8月,重庆国讯书店岀版<延安归来>,该书公开发行引得很大的 ...

  • 新中国成立前夕,哈佛海归惨遭活埋,黄炎培其父其子都是副国级

    1949年5月18日,距离上海解放只有8天,距离新中国成立不到5个月,一生致力于革命解放的爱国人士黄竞武却与新中国擦肩而过. 黄竞武是谁,毛主席为何命周总理不惜重金营救?建国后,其父其子更是位居副国级 ...

  • 重庆:桂园重庆谈判旧址

            重庆市桂园原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公馆,现为重庆谈判旧址陈列馆.重庆谈判期间,此地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活动场所,也是国共和谈的中心.1945年10月10日,著 ...

  • 1949年6月2日,上海解放后的第五天,...

    1949年6月2日,上海解放后的第五天,在地底二尺多深的一块石板下,发现了十三具尸体,他们外衣都被剥去,身体已经有些腐烂模糊,很难分清是谁.但一位女士还是在中间辨认出了自己的丈夫.这位妻子含泪哽咽着说 ...

  • 1952年,一位副国级干部到烈士陵园祭拜,一看墓碑顿时大动肝火

    作为中国近现代的爱国主义者以及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毫无例外是受人尊敬的. 除此之外,他对中国的贡献也让他成为了一位副国级干部. 黄炎培平时是一个很温和的人,毕竟身为教育家,脾性那都是极好的. 但有一 ...

  • 黄炎培:延安归来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01日 分享 所谓"窑洞对",是指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人访问延安时,黄同毛主席之间有关"周期率"的一段谈话 ...

  • 教育学考研考前检测(四)|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全文共计1500+字,预计4分钟复习完) 黄炎培 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经历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挫折和反思,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反 ...

  • 【听Ta说建筑】黄炎培在黄浦的足迹

    " 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朋友都知道1945年毛泽东主席和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延安窑洞中的谈话,史称"窑洞对",黄炎培先生问毛泽东主席:"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 ...

  • 内史第一一黄炎培故居、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

    内史第为沈树镛祖上所建,原为三进两院两厢式二层砖木结构名宅,共70间房.清咸丰九年(1859).沈树镛中举,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陏改为内史第,为沈树镛的住宅(黄炎培祖父黄典谟是沈树铺的姐夫.外祖父孟 ...

  • 名人故居(21)黄炎培故居

    内史第立本堂(第二进)和第三进内宅之间是一个非常狭窄的过道. 内史第的第三进内宅就是躲过拆迁而幸存的历史遗址--黄炎培故居. 第三进的门前挂着由陈云题写的"黄炎培故居"木牌. 在过 ...

  • 黄炎培32字家训赠儿:'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1936年,黄炎培四子黄大能即将赴英留学.临行之际,黄炎培将平生坚守的座右铭稍作增改,并手书留赠.这就是黄炎培的"32字家 ...

  • 职教人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品读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2)

    一.我国近代新教育制度创始于何时? 黄炎培认为:"宜断自清同治初元北京及广东之设同文馆与上海之设广方言馆."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