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林氏一门雕刻精品展在台举办暨手艺人林飞石雕艺术

题  记

手艺人,内心是以手艺为美的,也以手艺而崇高的。他们在做的不是用来收藏的只能锁在保险柜 的珍品,也不是毫无情感的摆设品,而是贴近人内心的东西。每每悠闲的午后或深夜,伴着喜欢的音乐,埋首在一方石上,将每把刻刀工具信手拈来,神情自若,犹如从容地游走在自己的战场,左右逢源,战无不胜。手中的刻刀在那一刻被赋予了生命,让石头与手艺人实现了今生最完美的相遇。

A

BOUTLIN

林  飞

林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0年获中国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津贴。1954年生于福州,1972年在罗源雕刻厂任师傅;1981年毕业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师从周荷生、王则坚老师;198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培训班,师从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梁明城;1981年至1992年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任教。

在当代中国寿山石石雕名家中是相当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培养了众多雕刻人才。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专业大展,多次获大奖。先后邀赴香港、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举办展览。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意境深远。理论基础扎实,创作技巧纯熟,其作品师法传统而不泥古,创新风格而不媚俗,作品以中西方雕法融为一体。大量引用了中国文学作品及历史典故为题材,为寿山石雕开创新艺术领域。

林飞作品欣赏
石美鉴雕巧
林氏一门雕刻精品展

国家级雕刻大师林亨云以及其子林飞、林东和其女林凤妹,在雕刻界早已富有盛名。5月22日,“石美鉴雕巧~林氏一门雕刻精品展”于台北水立方时尚馆内颐风雅苑艺术中心揭开序幕。此番展演了林氏艺术家刻刀下的艺术之美,为两岸艺术交流又添多彩的一笔。开幕当天众多嘉宾媒体以及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现场热闹非凡。

开幕现场,林飞大师致辞

林氏一门接受记者采访

回顾林亨云大师的雕刻生涯,天资颖悟的他,自幼便追随舅父学习龙眼木雕刻,也开启了他的雕刻艺术之路;经过雕刻进修培训的林亨云,广纳的吸收了素描、人体解剖等西方写实手法,并融会民间技艺,为日后的雕刻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被雕刻界称为“鱼熊兼得”的林亨云,最擅长的就是鱼与熊的雕刻作品;在其鬼斧神工的巧手之下,每块平凡无奇的石头都像似附上了灵魂,栩栩如生的姿态,各个皆富有其不同情感,尤其在茸茸的熊毛表现上,更有其独到特别之处,熊毛上的深浅、纹理、走向以及疏密,都在林亨云大师的刻刀之下,赋予了生命,其熊雕作品屡屡在各种大展中获奖。

与父亲林亨云同为雕刻大师的长子林飞以及次子林东,双双走出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雕刻艺术之路;长子林飞擅以女性做为作品素材,刀下的曼妙女子充满着现代雕塑和传统雕刻相融合的绝妙韵味;次子林东则着重在民间传统人物上,其刀下的人物形象,多诙谐饱满、神态诙谐,饶富古朴韵味,表现力极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身为长子的林飞,擅长以女性作为素材,除了运用了大量传统文学作品及历史典故外,更将中西方雕刻方法融为一体,为寿山石雕开创崭新的艺术领域;其知名经典作品《贵妃醉酒》,在林飞的雕琢之下,贵妃的柔美以及性感跃然石上,将贵妃不剩酒力的神情姿态表现的微妙微俏,贵妃轻扶着身边的婢女,闭月羞花的醉容,与一抹如梦似幻的轻笑,如此惹人怜爱,也表现出林飞不凡且细腻的雕工。

而次子林东,自幼便跟随其父林亨云学习石雕技艺,擅长圆雕人物,刀下之传统人物多诙谐趣味,造型饱满且夸张,用简单的线条及刀法,完美表现出人物的妙趣横生以及石头本身的主体风格;以雕刻弥勒为例,笑容诙谐、肚腩要圆且大,要有着肥胖感,用夸张的刀法,刻出人物百态。

林亨云大师作品《母子情》

林亨云之女林凤妹,则得到父亲林亨云的真传,尤其擅长雕刻北极熊和金鱼,所刻之熊型态逼真、神情传神,其金鱼作品巧色巧妙,活灵活现;并发挥女性优势,雕工精细巧妙,从各细节的完美处理即可看出端倪,作品在多项评选活动中获得奖项,也得到中外收藏家、评论家,同行一致认同。

寿山石雕以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出文化、艺术、心灵各层面的美丽,自古以来,帝王就以寿山石作为材料制作印玺,也有不少文人墨客以寿山石的天然之美作为素材,拿来吟诗作赋,或将其美丽挥洒成水墨画,雕刻艺术家更以寿山石五彩斑斓的色泽作为基石,雕琢成表现各式型态之美的艺术品,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寿山石文化。

这次睽违了二十四年,林氏四杰再度携手合作赴台展览,无疑是两岸艺术交流的一大盛事。“石美鉴雕巧 林氏一门雕刻精品展”于五月二十二日至五月二十九日的早上十一点到晚上六点,在台北内湖的颐风雅苑举办。各位艺术界爱好者可前往欣赏四位大师的精彩作品,以及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