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3.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设计:
一、回顾课文(5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析课文,明思路(20分)
1.作者在课文的开头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样引人深思的问题,作者到底要用这个问题表达什么?出示学习指南:请细读课文2~5自然段 想一想你从课文的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
2.学生阅读品析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受深刻的地方及时做好批注。
3.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预设:(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不可挽回,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4.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资料摘录(见课件)
5.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感受:——“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三、学习写法。(10分)
1.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想作者对“时间之流”发出了哪些感慨?
2.师引导学生概括第4自然段作者对“时间之流”发出的感慨:
(1)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3)对要有所为的渴求。
3.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吧!
四、拓宽加深感受。(5分)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等。
板书: 8.匆匆
匆匆 一去不复返 (时间特点)
挪移 跨过 溜走 蒸融 (时间是怎样逝去的)
头涔涔 泪潸潸 遮挽 徘徊 (作者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