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德 普乐寺
普乐寺位于承德普乐北路东侧
建于乾隆三十一年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普乐寺在承德的寺庙中是最具特色的,规模不是很大,但精巧别致。尤其是旭光阁酷似天坛祈年殿,亭形建筑作为主体建筑的寺院独树一帜,而殿内的曼陀罗及双身立姿欢喜佛像,更是绝无仅有。
普乐寺在磬锤峰索道站南,与安远庙南北而立。三个重要景点由一条小路与普乐北路相连,路面糟透了,而到普乐寺需要走一个很陡又窄的坡道,怎么只知收钱,不知修路呢?(后来去安远庙,才知道那边的路更差,简直是稻田,而且都是要收停车费的。)
普乐寺俗称圆亭子,名为“普乐”,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由于当时西北各民族与清朝政府关系日益密切,生活在巴尔喀什附近的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布鲁特族,不断派代表进就朝觐,因此建寺。寺院面对避暑山庄,呈众星拱月态势,象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整个寺院平面成规则长方形,分为前後两个部分,前部由山门、钟、鼓搂、天王殿、宗印殿、慧力胜因两配殿组成,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后部为藏式阇城。寺院有前後两个山门,前山门向西,正对避暑山庄;後山门面东,正对磬锤峰。乾隆认为磬锤峰为神物,是上天的启示,故在寺的後部又辟一个山门,这是我国寺庙中少见的建筑布局。

天王殿面阔5间,殿内供四大天王、弥勒和韦陀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