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76)一场败仗就会成为大众的弃子
相关推荐
-
制订朝仪的故事
汉高祖的一批功臣,尤其是从沛.丰起兵一向跟着他的那一帮人,原来都是不分彼此的哥儿们.他们大多举止豪爽,言语耿直.对于读书人或者官员们讲究的那些礼貌,他们不但不习惯,有些根本不懂.在官里宴会的时候,大伙 ...
-
清君侧并不能阻止七国叛乱
时间:2012-02-11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孝文帝的政策过于宽松,吴王刘濞日益骄横,到孝景帝时,时为御史大夫的晃错已敏锐地感到国家存在分裂的严重性.他向孝景帝说:"昔高祖 ...
-
《西汉趣事》之十一: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上集说到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话,走蓝田,出武关,顺利扺达了洛阳.高兴地说:"七国叛乱,我却乘驿車到这里,真是连我自己都想不到能安全到达.如今我占据荥阳,荥阳以东不足忧虑了.''周亚夫派人搜索殽 ...
-
晁错向汉景帝提出两个建议,被腰斩的一点都不冤
古代的种种酷刑中,最惨的除了凌迟,当属腰斩. 腰斩,顾名思义,行刑者用巨斧将犯人拦腰砍断,由于人体主要器官集中在上半身,所以一时半会还不得死去,会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体会这种剧痛. 最著名被腰斩的人,就 ...
-
《西汉趣事》之十:晁错被杀 亚夫受命
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削吴国会稽.豫章郡的诏书送到,吴王就率先起兵,诛杀汉朝任命的年奉两千石以下的官员:胶西.胶东.淄川.济南.楚.赵也杀反对反叛的官员,一起发兵反叛.齐王后悔,退出盟约. ...
-
2021备考基础题型专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7分)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 ...
-
周亚夫结局为何比父亲周勃更惨?
时间:2011-12-10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周亚夫任河内守时,有一个人叫许负的人对他说:"你3年后肯定封侯,封侯8年,你一定为将相,掌握国家大权,十分尊贵.这以后再过9年 ...
-
读通鉴(54)刘邦一直打败仗
读通鉴(54)刘邦一直打败仗 夏,四月,楚军围汉王于荥阳,形势紧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特别担心.项羽使使至汉,陈平用接待天子的规格接待.等礼节进行了一半,见到楚使,假 ...
-
读通鉴(49)没有人心里满意都准备再打一场
读通鉴(49)项羽封王没有人满意 注:天底下的人心最难平,大家都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应该多拿,所以不管项羽怎么分,不把天下人心这个问题先解决了,封了王的,觉得自己地方不好,小了,而心里不平衡,没有封到的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