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陈凯文的读书笔记《乱弹才女》

乱弹才女

蔡文姬,东汉文学家蔡邑的女儿,董卓之乱时被俘到南匈奴,为左贤王的妻子,生育下两个儿子,写下著名的《胡笳十八拍》。郭沫若曾给她写过历史剧,大概是汉人情结做祟,总觉得胡地糟蹋了咱大汉才女,支持曹操将蔡文姬赎回来。其实,蔡氏三嫁都是身不由己,十二载胡地夫妻,还育有两个骨肉呢,就因为一句文化认祖归宗,权贵命令人家抛夫弃子,真的很难说这事儿办得好不好。
无盐,著名的丑女才女剩女。仰着不太好看的脸,她大大方方心无卑怯地地站在森严大殿上,毛遂自荐指名道姓要嫁给齐宣王。婚后,帮助老公打理国政如烹小鲜。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著名的事迹是,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何所似也?”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因此后世称赞女子的文学才能留下一个典故:“咏絮之才”,故而《红楼梦》判词里就有那么一句赞薛姐姐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呢。
大唐盛世,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涌现诸多才女。现实的有上官婉儿,判文写诗,文不加点一气呵成。鱼玄机,一个传奇的才女与荡妇的奇妙组合。谢瑶环,著名女法官兼律师,武则天麾下尚仪院司籍女官,替上峰之命巡视江南判案断案。杜秋娘,不知道这位《全唐诗》上只有一首作品的诗人,也该知道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那是个集视觉、听觉、想象一体的华宴朝代,而女人无论什么时期总是感性的,迸发的智慧常常与爱情有关,一个著名的弃妇苏惠在等待的长夜里用相思和怨艾织成一篇回文璇玑图,密密麻麻的方块字据说可以依读者凭悟性念出几千首之多!另一个唐明皇的弃妇梅妃一首《一斛珠》写得凄美哀怨,令人扼腕。只是,再好的才情也挽不回一颗背弃的心。
到了宋代,才女首推李易安,幸运的是经过历史的风尘,她一生流传下来的诗词不少,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到“寻寻觅觅,惨惨凄凄戚戚”,三个转折,三种不同的而又统一的人生尽在一身,叫人唏嘘叹服。朱淑真,有著作《断肠集》传世,可惜光看这标题,就知道少不了春愁闺怨,是个苦情人。
元代,盛传一首《我侬词》,据传为魏国夫人管道升所作,歌词稚雅情缓,反复吟哦,韵味悠长。还有一个传自野史做为艺术形象树立的才女,孟丽君。为救夫阴错阳差地进了三甲,当了丞相,险些做了妃子,最后是民望所归的大团圆结局。盛名之下,倒把一个真正做了状元,当了官员的后蜀奇女子黄崇瑕给湮没了。
清代可提名的才女不少,可谈得上妇孺皆知者少,究其缘故大概是才则才矣,到底少了点绯闻艳事聊做饭后聊资。当时最名满天下的是顾太清,有评云“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和纳兰容若齐名,读其词只觉用字精妙,不一味婉转,还颇有男子气。虽说曾因遭人嫉妒闹了出与大才子龚自珍的所谓“丁香花公案”,毕竟是空穴来风,只有捕文捉字,没有事实做据,不了了之。当时代,有一个才女,她仿佛是穿越到清代的现代人物,喜欢女扮男装与一帮诗文词友集会交流,甚至狎妓饮酒,这个可爱女子名叫吴藻。
还有几位其名生疏,其文字也生疏得紧,恕我不弹了。这个时代文学作品中的才女,我认为属红楼宝黛钗诸姐妹,文中借她们之口吐出的妙语佳句极有可能是曹府“养在深闺人不识”的众闺秀们所作。
古代才女多是出身诗礼世家,往往拥有不凡的族谱,她们在浊浪淘天的男权当道里脱颖而出,有其偶然,有其必然。还有一类才女非名门正派出身,但她们因故接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对文学、艺术也有格外的领悟力,这类女子多是章台妓寨的花魁娘子。如苏小小、薛涛、秦淮八艳。以被世人藐视的“贱妾”之身,因才华而非单一的美貌出入男子区域,留下荡浊涤污的万世芳名,是来自男权社会的一个有趣的矛盾结果。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代,有文化的女人要么是贵妇名媛,要么是妓女,不能不叫人叹息。只苦了最最老实本分的中间层,她们鲜艳多姿的面孔,只因没文化失去色彩,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悄然湮灭,无声无息。
弹到近代才女,个人非常推荐萧红,觉得其才气灵气是唯一可以跟张爱玲比翼的。但是可怜她一个是死的早,二个是作品少了些。张爱玲,是个不得不让人服气的女子。对人性细微处的揣摩丝丝入扣,个性清冷孑然独立,无论文笔还是做人都叫人爱得恨得咬牙。至于现代才女,背后说人最忌说当世,一切还未盖棺论定,尚在风起云涌中,褒贬不一,口味不一,信口乱弹,易惹祸端,我且歇歇罢。
仅弹这些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就非常有趣,值得一谈再谈了,还有文学作品中的大唐时代才女,例如清代小说《镜花缘》里写了一百多个才女,参加了武氏主持的科举考试,占尽天下风流,叫男人不敢小觑。尤其黑齿国一节里,老儒生多九公自认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却不料被两个十二三岁的女学生考倒了,臊得老脸通红。读此奇书,未免令人叹息,早在200年前,古人已经想象出才女平分天下的情景,然而在今天,
浩瀚华夏珠玑甚多,以我之才疏学浅必然遗漏不少,其中有位秋瑾秋女侠,并非有意遗漏,而是她的意志和信仰更叫人肃然起敬,不敢妄谈。说起才女,世人总是忍不住对她们的生平,尤其是情史更有兴趣。很不幸,老天爷总是厚此薄彼左右权衡,大概觉得既然给了她们这等才华,就不配好婚姻。李清照第二次婚姻,嫁的宵小之辈,身心俱创,朱淑真留下半部《断肠集》悒郁而终。一眼扫过,才女们十之有八九婚姻不幸,一生命运多蹇。难怪老人说女子无才就是德,如果她们蠢点笨点,除了烧火做饭什么也不想,大概也能糊里糊涂地幸福到白头。只是对她们的丈夫来说,如若为了迁就他的智识,便硬叫宝玉蒙尘明珠暗投,是不是也挺歧视男人呢?
也有蒙上帝非常钟爱的Angel,抽中了头彩的人。她就是林徽因,不仅才貌双全,更令人叹妒的是,身负三个同样优秀的男人的爱慕。丈夫梁思成,著名的建筑学家,情人(林徽因从没隐瞒过自己爱上金岳霖的事实)金岳霖,著名的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还有一个挚爱的朋友兼初恋情人,徐志摩,著名诗人。
最难得的是,不仅亲近她的这三个男人都是人中翘楚,并且一个比一个情重。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就是写给林徽因的,飞机失事早亡也是为赴林妹妹之约。而丈夫梁思成,当代中国建筑学泰斗人物,对妻子爱护敬重有加,对这两个重量级的“情敌”表现出的气度也非凡人可比拟,徐失事后,梁思成赶到济南失事现场,拣了块飞机残骸回去交给妻子做纪念。知道妻子爱上金岳霖后,尽管痛苦,仍尊重妻子的感情,听从林徽因的抉择。金岳霖,这个为了爱慕的女子终身不娶的奇男子,听说梁的话后表示“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而他的退出是怎样的呢?始终与林家比邻而居,所谓择林而栖,慕佳人兮而不得,远望即止兮。这是怎样的三种情感?古典而又现代。超越了世俗,超越了时间空间所有的距离。
所以,再有才华,再有美貌的女子,只要一提起林徽因三个字,都矮了三分。

陈凯文,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首届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文学类)入选者,黄石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天涯》《作品》《少年文艺》《意林》《芳草》《文学界》《长江丛刊》《湖北作家》等刊物,出版散文集《茉莉花开》。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民国才女林徽因墓碑被砸,她的儿子为何不愿修复?答案其实很简单

    由于出生于官宦人家,眉清目秀,才华出众,林徽因被胡适誉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平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追寻她的人如过江之鲫,有大名鼎鼎的诗人徐志摩,有气势磅礴的少帅张学良,还有思想深 ...

  • 梁思成再婚之日,他拿一壶老酒,走到林徽因墓前,在雨中守她一晚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风水摆布第一人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要说民国时期那个才女佳人最有名莫过于是林徽因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美名字美人还美.让世人探究的不 ...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书评Vol.1

    Hello 与 世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你 相 遇 真 幸 运 ღ 作者 王欣 编辑 赵康巍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一本关于民国才女林 ...

  • 【转】《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她从优雅中走来,又从优雅中消失

    能够代表民国时代的女人,也有很多,张爱玲,阮玲玉,但一个人一说出来,其他人就黯然失色了,这就是林徽因,一个让三个男人迷恋的女人,一个让暗恋她的男人,几十年后看到照片还会流泪的女人. 林徽因的丈夫,梁思 ...

  • [黄石文坛]陈凯文的随笔《傲慢与卑微》

    傲慢与卑微   这周因工作交集见到不少人,遇见一些事.   其中之一是一个年青大男生.说他是大男生是因为打心眼里觉得对方不成熟,年轻.其实男生谈不上特别小,孩子上小学了.   他肯定不知道留给我的是这 ...

  • [黄石文坛]陈凯文的散文《平遥纪事》(下)

    (五)乡愁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我一直把这 ...

  • [黄石文坛]陈凯文的散文《平遥纪事》(上)

    重返平遥,为的看一场演出.   进场就呆住了.以为这些年也算是见识过一些戏剧,无论使用声光电科技的,还是实景的.水幕的,都算不得稀奇.却没想到这出剧的用心,超脱了一般匠气.   镭射灯下,玻璃浴缸内隐 ...

  • [黄石文坛]陈凯文的随笔《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傲然独立.不拘小节.举觞痛饮击缶而歌,纵情江湖:千里单骑打抱不平,取人首极如探囊取物--这种人,人们称他们为"侠".他们是茫茫人海中几近传说的 ...

  • [黄石文坛]陈迪桥的随笔《冬季读书乐淘淘》

    冬季读书乐淘淘 现在是冬天的节令了,也正是我们读书的好时节.   冬至过后,夜渐渐拉长,昼渐渐变短了.于是,每每天色暗淡下来的时候,便有了一大块时间,供我自由支配了.而且,寒气袭人之时,屋外,每晚,早 ...

  • [黄石文坛]陈宏志的短篇小说《快递​》

    快递 网上购物,信风飈起,引来了无数为物而奔走的人们.他们的忙碌,为生计,为信念,也有为理想而追求的,这些人,他们在执着地工作着,丝毫不予理会旁人的热嘲冷讽.   甄邮,邮政学校毕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 ...

  • [黄石文坛]陈桂芬的随笔《走近彼此 走进芬芳》

    走近彼此   走进芬芳 今年3月9日,在支部学习会上,遇见从宁波回来的同事涂兄,寒暄中得知那个在2020年元月,爱心筹集6万余元善款,向黄石红十字会捐抗疫物资的高中学生,就是他的外孙女"袁天 ...

  • [黄石文坛]陈宏志:评生教君散文《故乡在远方》

    评生教君散文<故乡在远方>   人,是极具念旧的,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一朝念起,将如地下涌泉,不断喷发,那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一颦一笑,激悦你的情绪,流入你的笔端,绘出花样岁月.那些记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油条包麻糍》

    油条包麻糍   油条包麻糍跟糯米包油条还是有点相像的,光听,就觉得像.糯米包油条有说法,有说是武汉小吃,也有说是荆州小吃,说的那人模棱两可,不确定,所以有的干脆笼统说是江南小吃.上小学去学校当中,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