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油条包麻糍》

油条包麻糍  

油条包麻糍跟糯米包油条还是有点相像的,光听,就觉得像。糯米包油条有说法,有说是武汉小吃,也有说是荆州小吃,说的那人模棱两可,不确定,所以有的干脆笼统说是江南小吃。上小学去学校当中,总去路边店买包子或者油炸饺,再买碗伏汁酒当早餐,差不多一角伍分钱。糯米包油条要两角钱,超过我奶奶订的一角伍分钱标准,还不是每天都有,要赶巧。想拿它当早餐,还得勒紧那一角伍分钱,攒下两角钱来。虽说花出两角钱,确实值当,可以吃两回,一次吃不了,从作业本上撕张纸包好,等第二节课下了再吃。吃的时候要躲开小伙伴们,提防他们冷不丁上来抓一把。不过,总没躲开过,因为我也抢过他们的吃。
现在糯米包油条好像极少,不像面窝包子油条大众。大智路口有一家还有,但油条不是现炸,从别处买来,放久便焉了,软不拉几,咬嘴里当然不脆,跟热气腾腾的糯米不搭配。买的人到还有,珂玉算里面一个。每次回黄石的早餐,问她想吃什么?回回都答糯米包油条。
油条包麻糍是江西小吃,往具体是江西乐平的小吃。油条包麻糍是不是得了糯米包油条的启示,用了它的意境,成为现如今的油条包麻糍?有人经常往这上面靠,这上面多想。真要这样想,怕是没事找事吧。人世间能多出一道美味,我们都该鼓掌还来不及不是?能不那么“隔不得人”吗?乐平的麻糍本来就有名。做工讲程序,将煮熟的糯米倒入石臼里,上阵该是有力气的男将,通常三个男将各霸一方,握住早准备好的木槌,木槌不能太粗,对着糯米上下不停地摏。摏出来的麻糍要看不见一颗米粒才好,握手掌里团成团,可以单吃。案板上的白沙糖也是早备好了的,往上面滚一圈,拿起张口就来,香甜软糯都到齐了。必须先尝一口的,是早先就围成一圈看男将摏麻糍的女人和细伢,嘻嘻哈哈的。
街上卖油条包麻糍都是现做,我在华士镇吃过一回。无锡的小吃算不少,觉得面条最突出,汤水是用猪大骨熬过,加了料的红汤,浇头的种类也让人眼花,光素交、素鸡、大排、腰花、大肠、爆鱼、焖肉、虾仁、面筋、酱排骨、鳝鱼丝、雪菜肉丝……有十多种,像朝你迈步过来的仪仗队似的,齐整整。早餐一碗面浇上浇头,端上来,能让你欲罢不能。凭这,华士镇的面馆当然是多了去。卖油条包麻糍是独一家,没有“馆”罩着,在人家檐下搭块塑料布,摆张桌椅,还不敢多摆。我问炸油条的老汉,回答果然是从江西来的。他说几年前一路带着老伴和孙女流落到此,用在老家手上这点活儿糊口。他老伴也上了岁数,腿脚却还灵便,说话间给客人端上豆腐脑。豆腐脑有甜有咸,咸的撒上一撮葱花,像雪地里描了几点翠绿。油条包麻糍搭配豆腐脑也是有缘。孙女十五、六岁的样子,后脑勺扎个马尾。麻糍事先放好在木桶里保温,她从里面扯出来(麻糍粘性大,要扯),抻直跟一根油条的长度,面上撒一层白沙糖和黑芝麻,紧贴油条后朝里对折,一份油条包麻糍就成了。老汉说他孙女不会讲话,话也听不进,聋哑。我朝他孙女看过去,孙女后脑勺上的马尾灵巧着左右摆动,她的双手必定正劳碌着。塑料布外几个送外卖的还等着呢。
麻糍除了必要的白沙糖和碾过的黑芝麻外,对折前也可以按各人口味,加些肉松、火腿肠之类。老汉的孙女有时会将麻糍贴紧油条后,朝外对折,就成了麻糍包油条,跟糯米包油条更相像了。

陈永祥,黄石人,原大冶钢厂工作,现做销售,把钢运到江浙去卖,卖不动的时候,歇下来写诗,以为诗歌会带来运气。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金黄酥脆的油条还能“蘸酱油”吃?这种吃法90%的人肯定没试过!

    室长公司楼下有家早餐店,每到早高峰那队伍排得贼长.起初,室长以为是他们家的包子好吃,没想到常去买早餐的同事说,他们家的油条可太香了,很多人都是排队买油条的! 难怪我说每次早上坐电梯,总会看见不少人拎着 ...

  • 用速冻油条做网红小吃油条包麻糍,外酥脆里软糯,摆摊开店就是好

    用速冻油条做网红小吃油条包麻糍,外酥脆里软糯,摆摊开店就是好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吃保健》

    吃保健  老范从浠水乡下接父亲班进厂子时,都二十好几了,分到平炉车间当砌炉工.   平炉炼钢,隔些时要把炉里烧损的砖拆掉重砌,砌时温度降不下来,能把脸皮烤起泡.工作辛苦,车间就给砌炉工发保健饭票,拿到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吃饺子》

    吃饺子  吃饺子还是自己动手包出来有味道些.邻居里有家南方人爱吃饺子,全家人常自己动起手来,剁馅儿.和面,擀皮儿这关节上却不上手,面皮总圆不了.早先去市面上到哪儿也买不到饺子皮,怎么办?要说还是人家有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吃烧饼》

    吃烧饼  烧饼是带芝麻的,火烧不带,样子虽然看上去相似.烧饼从北到南都有,甜的咸的淡的也齐全,有白糖.椒盐.五香.猪肉.酱牛肉--,光听一遍也够花上一小段时间:有名有姓的,当属黄桥烧饼.黄山烧饼.缙云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吃“随便” 》

    吃"随便"   二00几年在江西抚州吃了回"随便".是家小馆子,离客栈不远,周围就这家,百十来米样子,两张小长桌,坐齐全了八个人.因为连着几天在这里,墙面上贴着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吃快餐》

    吃快餐  去江浙一带的城市,到了饭点,若留意瞧,会发现街上有一些快餐店.靠大马路街面上的,多数是连锁,门楣上的招牌做的大气,一长溜,上面画一个青瓷碗,碗里盛着的米饭热气腾腾.真有能耐,连米饭冒出的几缕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吃面条》

    吃面条   面条都吃过,不稀奇,挑食或是不挑食的,捱到肚子饿瘪了,咚咚咚跑进厨房,下碗面吃最简单.操作也易行,三水的饺子两水的面,炉子坐上锅,等水在锅底冒出泡下面,开两次面,浇两趟水就大功告成.别等水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烫干丝》

    烫干丝 烫干丝是淮扬菜,也不算菜,汪曾祺老先生称"闲食".做烫干丝考验刀功,两公分多厚的豆腐干片成十八片,也有说片二十八片.泰州人把片说成"飘",含有想像成份,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红烧肉》

    红烧肉 传说红烧肉是山东起源的.我奶奶是山东人,在老家没做过红烧肉,会做疙瘩汤.疙瘩汤好做,用水把面粉调匀当了,拿双筷子或勺,把匀称好了的湿稠的面粉,往煮开了水的锅里下就成.下的时候,家里有小孩的,会 ...

  • [黄石文坛]陈永祥的随笔《喝酒》

    喝酒 一 疫情期间,都在屋里不上街.到小区门口拿网购的东西,刚到手,被小区值勤的瞄到了,就往楼栋里赶,两只手臂呼哧呼哧像赶鸭子,赶紧都回去都快回去.我住的楼层高,从阳台上可以看见人翻院墙,先东瞄西瞄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