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助武王打天下,是谁助武王治天下呢?武王是怎样治理周朝的

我们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华夏第三个奴隶制王朝。那么周武王是在周朝建立初期是怎样做的呢?他又会得到谁的帮助?

我们知道,周武王秉承父亲的遗愿,联合各部落的力量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的统治。然而,如此大的胜利,如此大的成功。好像周武王竟然没有多大的喜悦,这个奇怪了!

这个时候周都城迁到了镐京,武王来的镐,竟然是夜不能寐,有一个人看出他这种心情,他弟弟看出了他的心情。他的弟弟是谁?就是周公姬旦。那么周公就跟着他,就问他,说:“我们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我们是胜利者”,你怎么夜不能寐?这个周武王看着弟弟,兄弟两个非常密切,关系非常好。

于是跟弟弟说:“从商纣王的父亲开始,当然那个时候你我还没有出生,六十年来,商朝是怎么样一个景象?诸侯众叛亲离,君子撒于野,而小人聚于朝,所以我们才得以把他推翻,把他消灭。是天不佑商,但是我一直在想,我们既然取得了商,如何又使得天佑周呢?周凭什么得到天的保佑?我现在担心的是这个。”

周武王甚至把这个担忧,去讨教了另外一个人,讨教谁?讨教商纣王的一个庶叔,叫做“箕子”,这个箕子曾经做过商朝的大臣。但是为了反对商纣王的一系列倒行逆施,他提出了猛烈的批评,结果被商纣王打到监狱里头。

周武王攻下了朝歌以后,把他从监狱里面放出来,这个时候,周武王就请教他,说:“商犯了什么错误?我们该怎么做?但是箕子是君子,君子是什么呢?“君子断交不出恶言”。虽然我们现在不是朋友了,但是我绝对不在别人面前说你的坏话。君子表现在哪里?“我是商朝的人,我现在亡国了,但是我绝对不说商的坏话”。只是告诉周武王, 要敬天,要爱民。

在周朝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谁呢?姜子牙,为周的兴旺,为周的灭商,立下了巨大功劳的姜子牙,周武王请教了没有?也许请教了,但是在文献上没有记载,所有学者推测,人才可能也是专才。有学者认为,姜子牙恐怕主要是军事方面的天才,但是他未必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打天下用的是文王的老班底,现在治天下是不是应该用武王的新班底呢?

我们甚至可以推测,是不是周建立以后姜子牙的功劳太大了,武王如果再让他来参与,功高盖祖那以后怎么收拾?当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一句话姜子牙在这里没出现,那么最后谁来排忧解难?

还是打仗亲兄弟 周公帮他忙,那么在周公的策划下,在武王的思考之中,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政策。虽然是百废待兴,他们一步一步推进建立起周朝的统治,那么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要安抚牧民,什么叫做安抚故民?商朝是被州推翻了,但是商统治下的商民,和商统治下的原来的百姓,要进行安抚。

周武王很早就进行这项工作。打下朝歌的时候,让他的一个弟弟,叫邵公,让他带着人到朝歌的监狱里头,把箕子,以及商朝的其他的大臣,关押起来的统统放掉。然后派自己另外一个弟弟,叫毕公,去释放监狱里头被关押着普通百姓,我们要注意这个事情是很讲究的。

大家可能要问,如果有诚心,为什么周武王自己不亲自去释放?我们要注意,这是不平等的,一方是胜利者,一方是失败者。而且被救的这些是商的官员,而不是商的国君。如果是曾经的商朝的国君,也许这武王要亲自去。另外,监狱还是比较晦气的地方。同时,周武王和姜子牙他们要做更大的事情,但是能够派毕公和邵公去,他们就代表着周武王。所以这种关心,这种体贴,是渗透到人心。

同时,散鹿台之财,鹿台不是有很多财产吗?把它分给老百姓。散钜桥之粟,有一个地方叫钜桥,是商存粮食的地方。那么这些都是当年商纣王取之于民的。现在,周武王替他他还之于民。这样一来,商朝的老百姓特别高兴了。但是要安抚旧民,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那么还是会存在一些动荡的因素。

那么周武王在建立周朝初期,还采用哪些举措,他又有何过人之处呢?感谢大家的观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大家的阅读,下期将与大家共同揭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