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思考--索取者和付出者

索取者和付出者

在一次公益领导人的培训中,培训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词“索取者、付出者”,并请大家分别站到两边:如果认同自己是一个索取者,请站到这个词边;如果认为自己是付出者,就站到“付出者”那边。结果,所有人都站在“付出者”这一边。因为,参加培训的人是来自国内各公益领域的领导人,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付出者。

我最初参与公益是被动的,那是上世纪末,只把自己当成学雷锋的人。当我了解到许多残疾朋友真实的生存状况,发现多数残疾朋友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艰难,自以为比他们的能力强、收入高,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有缘人一点点帮助,出一点钱,出一点力,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收获了许多的赞美,心安理得,也觉得自己是付出者。

培训师开始讲案例:某人家中有多出来的旧衣物不想要了,强行送给她认为的穷人,逼着人家拿回去,又四处宣扬自己多么慷慨,而收到衣物的穷人完全用不上这些旧衣物,这堆东西变成废物,还是心头的压力,承担了受助者的道德压迫。他们谁是付出者?谁是索取者?

接受培训的人第一时间沉默了。

接着开始争论,观点无非两种:一种认为捐衣人是付出者,执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捐衣人毕竟捐出了物质;另一种认为捐衣人是索取者,因为她索取了善名。

培训师继续讲案例:有许多志愿者在重阳节这天跑到养老院去给老人洗脚,变成老人们的负担,甚至有一个老人一天被迫洗了8次脚。这些志愿者是付出者吗?

大家七嘴八舌起来,总体认为这些志愿者的服务没有从老人的需求出发,而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所以不是真正的付出者。

培训师又讲了陈光标的案例,他拿着钱直接到灾区去高调洒钱,做各种宣传,甚至有许多表演,是付出者吗?

付出财物的人就是付出者吗?收到财物的人就一定是索取者吗?

如何定义付出者和索取者?

公益领袖们沉默了,陷入思索。

培训师说:付出者和索取者的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大家开始七嘴八舌:付出者是给出的人,索取者是得到的人。

培训师总结说:

“付出者,是满足他人需求的人;索取者,是满足自己需求的人。表面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实质的意义。”

所以,根本的问题是:这件事是在满足谁的需求?

比如那个捐衣人,如果只是为了把自己不需要的衣物扔掉,并且不顾别人是否需要,那就只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本质上是索取者而不是付出者;那些去养老院给老人洗脚的人,是为了完成自己志愿者的任务,而不是老人需要他此刻去洗脚,所以,这样的行为也是索取者的行为。真正的付出者,是从他人的需要出发,给予他人所需要的帮助。

这个提法令我们恍然大悟。

培训师接着说:现在,大家重新站队,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付出者,请站在“付出者”这边;认为自己是索取者的,请站在另一边。

许多人开始重新站队,索取者这边几乎站满了人,付出者那面只站了少数几个。

我非常犹豫,不知道该站在哪边,因为,此前几乎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

此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许多自以为是付出者的人其实是索取者。比如一些父母,从生孩子到养孩子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给孩子许多压迫,却口口声声说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还有那些养宠物的人,他们需要的时候把宠物当成宝贝,不需要的时候就弃之不顾,完全不负责任,是彻头彻尾的索取者;有些公益项目的设计,也是从设计者的需要出发,没有考虑受助人的需要,花了许多钱,受助人变成了“配合”活动的人,还要牺牲掉人格和自尊,需要在镜头前口口声声表达感谢,令人难堪。在这样的项目中,谁是真正的付出者?那些付出了人格尊严的人,算不算付出者?

我由此想到了许多人和事,在一切的关系中,都可以应用这个定义:付出者是满足他人需求的人,而索取者是满足自己需求的人。

此后,我每做一件事,都会扪心自问:这是谁的需求?

那些为了自己的面子把孩子压迫到活不下去的父母和师长们,那些为了自己的名利而把弱势人群逼到丧失尊严的“好心人”,那些为了安全感拼命控制儿女的父母,那些在关系中以“我为你好”而压迫他人的人,真的不是付出者,而是索取者。

而我确定,一切付出者都是从平等尊重出发,去满足他人真正的需求。

事实上,生而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既是索取者又是付出者,区别在于,多数时候我们是付出者还是索取者?

愿世上多一些付出者,这个世界才会更好。

(0)

相关推荐

  • (原创)民间志愿者团队的困惑和心理需求

    老城带队进行志愿者活动已经快一年了,其间也产生过一丝丝困惑,比如人手跟不上,能力跟不上,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志愿者团队成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难以稳定,公益工作在许多人内心定位是生活和工作的次要部分,志 ...

  • 自贡市众缘普济公益慈善促进会2018年工作报告(全文)

    自贡市众缘普济公益慈善促进会2018年工作报告 2019年3月10日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释果衍 各位会员代表: 现在,我代表理事会向大会报告2018年本会的工作,并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 ...

  • 【最美故事52】曲梓嫣:亲手送冬衣公益捐助

    最美志愿服务故事系列 052篇 在故事里面我们互相温暖,我们的名字就是志愿者. 讲好志愿者我们自己的故事,宣传好志愿服务我们自己的事. 首都国学(guoxueer999)2020年"最美志愿 ...

  • 公益思考--无障碍体验三级跳

    无障碍体验三级跳 从内地的小地方出来,走到深圳,再到香港,我可怜的小心脏几乎承受不住这样的强刺激,变化太大,哪怕是好的变化呢,也叫人惊心动魄地傻掉. 是的,那是我从来不敢期待的幸福啊. 早就习惯了被人 ...

  • 公益思考之----我们都是少数派

    我们都是少数派 窗子 刚开始做助残公益的时候,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健全人还没工作呢,哪里顾得上残疾人?后来,我们为无障碍呼吁,听得最多的话是:现在国家还不富裕,得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还没办法顾及到少数 ...

  • 公益思考----利人与利己

    利人与利己 窗子 时代真是变了,早在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里夸奖白求恩,说他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此后的三十多年,这个口号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近些年来,损人利己.甚至 ...

  • 公益思考----在舞蹈中共生

    在舞蹈中共生 窗子 新时代是真的来了. 这是我在共生舞蹈中体会到的. 舞蹈,一直被认为是舞蹈家的事,所谓专业人士.精英舞蹈.无论是芭蕾.现代舞.民族舞,舞者是专门人士. 而从舞蹈的起源来说,舞蹈是原始 ...

  • 公益思考--还好,我们的爱不脆弱

    还好,我们的爱不脆弱 窗子 这是瓷娃娃关怀协会的口号. 2008年5月,大学毕业两年后,身患轻度脆骨病的王奕鸥和同为罕见病患者的黄如方辞去工作,共同发起成立了瓷娃娃关怀协会,同年正式在北京注册.尽管困 ...

  • 公益思考--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 被称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先生晚年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对话,后集成<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 而今,在这个喧嚣纷乱的时代,旧有的秩序节节坍塌,无论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许多人开始 ...

  • 公益思考之4:不要试图指手画脚(原创)

    (图片来自于百度) 我们这个小公益组织,是低调内敛的一群人组成的,有时也要做汇报.遇到建设性意见,我们虚心接受和改进:但有一次遇到的问题,让我挺郁闷,因为对方事先都不了解情况. 我虽然礼貌性的回答,可 ...

  • 公益思考之5:没文化真可怕(原创)

    (图片来自于百度) 两年多前,刚接触公益活动时,对自己要求没那么高.一次小小的活动就能让我欣喜若狂,给普通人带来一丝帮助就觉得自己很牛. 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多了,自己和别人给予的期望不断提高.当然, ...

  • 公益思考之9:打同情牌不如做好自己

    两年多,20多个公益活动,完全利用工作之余.说实话,如今工作越来越忙,不但要忙里偷闲,还得照顾志愿者的情绪.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体谅,说实话我也挺忙挺累. 我是个普通人,当需要人手的时候,志愿者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