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己而起的一切都好解

为何要减少不必要的人对你的影响?因为我们没有过多精力放在不相关的人身上。
之前看过一个强者逻辑,给人生定下一个偏执目标,在行进过程中只要是对这个偏执目标没有促进作用的,都不予精力在意,我的人生有你可以锦上添花,我十分欢迎,但我并不需要你,即我不怕失去你。
排除个体差异性,我仍能理解这个逻辑的内理,即以自己为圆心,只关注自己。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逻辑有些片面,或者存在问题,但前些日子的体会让我更加确定。
举个例子,若我们因为一件事难受,只要这件事和自己有关,我的自愈能力会很强,马上分析问题,找准责任,做出改变或者是选择。
但如果这件事我完全不可控,与我无关,比如:我没有参与其中,或者主人公不是我,但我的感受还被这件事掌控时,我自愈需要的时间就长得多了。
我需要一遍遍劝自己放下,并且接受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个既定事实,我始终是在被动接受的,因为能力有限,因为本来就与自己无关。
我想我们的人生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难熬时刻,但还是会有人反驳,因为你对这个人或这件事有感情呀!感情产生羁绊,感情给你温暖也给你伤害,感情让你躲不开逃不掉。
其实我想说感情的产生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我们是感情动物,某一瞬间的共鸣让你沉醉,或是因为长时间的相处让你产生习惯,都是可以被我们归结为已产生感情的。
可如果门槛像这样不算太高,我们又该如何界定它的珍贵性呢?非常确定它对我们十分有用且重要吗?我想不是这样的。
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仔细思考过关系,我们觉得享受关系就好,沉醉投入就好,而后来却因为种种稀里糊涂地进了坑。
结缘、惜缘、随缘,是我的准则,相处时真诚待人,以真情实意相交,但也随缘。
专注我们自身,因为自身是唯一我们可控的,也永远不能丢弃的关系和缘分。
祝喜乐平安。
完工撒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