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刾”是错字?学者给颜真卿《祭侄文稿》挑错惹群嘲
相关推荐
-
《碑别字与祭侄文稿》只知唐朝有“刺史”的...
只知唐朝有"刺史"的孙老师一番公开课讲炸了锅,她课上居然指出颜真卿不知自己"写错了字",把"刺史"错写成"刾史"(先不说 ...
-
沈鹏:不要轻易指责别人书法错字,容易暴露自己的无知
书法作品好不好,能不能入展,有没有价值,很重要的一条准则就是不能有错字.有些作品写得很精彩,但是一看有错,那么这件作品也就废了,至少说是有瑕疵. 很多人喜欢评论中书协领导的字,说得最多的就是错字问题. ...
-
要反转?支持女书法博士孙鹤的梁培先是谁?他凭什么说颜真卿错了
今天看到有媒体平台转发了一篇署名文章--<关于孙鹤教授"夹史"问题的一点个人看法>,文章署名为梁培先. 此文表达的观点是:从文字学角度来看,那位女书法博士后孙鹤教授说得 ...
-
不懂装懂,书法博士后成了“孙夹史”,坑了央视和五所高校
央视网书画频道的一则讲书法的视频引来了铺天盖地的批评,视频的主角中是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孙鹤.她以专家的身份,对颜真卿书写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进行了错误批评,引来了 ...
-
相关大学该道歉,“孙夹史”传播错误知识,对不起家长和学子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大学一直都是神圣的知识殿堂,这种印象是由无数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建立的.然而,这种美好.神圣的印象却一再遭到重创,不断有大学教授暴露欠缺基本的专业知识.这次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 ...
-
尴尬了!马未都老师批评女书法博士后孙鹤的错误,也犯了一个错误
孙鹤老师因为在电视上讲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的"刺史",一不小心成为一个众人皆知的人物. 孙鹤作为一个书法博士后,犯了个如此低级的错误,真是让书法爱好者无比汗颜,当然也 ...
-
孙博后绝不仅仅只有“刾”字读错!
孙博后绝不仅仅只有"刾"字读错! --再续<这位女书法博士后的眼力真是旷古未有!> [马啸] 阅读本文之前,还是先看看下面视频,还是这位孙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在讲 ...
-
颜真卿都被你惊醒,致歉了……
颜真卿都被你惊醒,致歉了-- --续<这位女书法博士后的眼力真是旷古未有!> [马啸] 阅读本文之前,请先读读这个<颜真卿致歉声明>.这是一位我并不认识的微友帮颜鲁公写的.因为 ...
-
梁培先:孙鹤没错,颜真卿确实写错了!
关于孙鹤教授"夹史问题" 的一点个人看法 ■梁培先 有关孙鹤教授"夹史问题"被持续关注,作为熟知孙鹤为人的相知朋友,为一位以学术立身.且人品高洁的学者遭遇自媒体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
梁巘行书临颜真卿 祭侄文稿 镜心
東海書畫2020-04-06 05:16:00 梁巘(1710年--1788年后),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祖居亳州十九里镇,后居住在亳州城里夏候巷街(现夏候小学西跨院),殁后埋葬在十九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
清代,王顼龄书法<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祭侄...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 ...
-
鲜于枢行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戊子(1288年)十月九日鲜于枢拜手书
-
清代王顼龄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常与汪琬.朱彝尊等上下议论,通晓典故,人称修史良才.后升侍读. ...
-
【书画欣赏】 清太傅 王项龄 83岁《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华亭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历任翰林院编修. ...
-
清太傅 王项龄 83岁《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华亭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初,进任太子太傅.著有< ...
-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背后——从土门到常山的峥嵘记忆
<祭侄文稿> 河北日报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将<祭侄文稿>借展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一事登上网络热搜榜,并引发争议. 这份原作纸本宽28.8厘米.长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