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饮
方药组成:川乌30 g,草乌30 g,双花30 g,土茯苓30 g,牛膝15 g,元胡20 g,全蝎15 g,地龙20 g,黄芪60 g,黄柏15 g,忍冬藤15 g,车前子15 g,甘草10 g。取上药按一定比例水煎口服,每次50 ml,服药期间禁服其他任何药品,连服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别嘌呤醇0.1 g,维生素B1 20 mg,每日3次口服。
1.2.2 烫疗
马钱子30 g,海风藤30 g,青风藤30 g,附子30 g,秦艽30 g,威灵仙30 g,乳香30 g,没药30 g,元胡30 g。3~4日1剂,研粗粒置纱布袋中,水浸液,蒸热后敷患处,每次20~30 min,每日2次。
1.2.3 饮食控制
嘱患者控制饮食,戒烟酒,忌食虾、蟹等海鲜及动物内脏等含大量嘌呤的食物,戒暴饮暴食。
1.3 结果
1.3.1 疗效标准
显效:关节症状及伴发症状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有效:关节症状消失,伴发症状减轻,血尿酸值接近正常。无效: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达到有效标准。
1.3.2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血尿酸值变化情况对比见表1、表2。治疗副作用见表3。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略) 注:两组对比,P>0.05表2 两组临床症状及血尿酸值变化情况(略)表3 两组副作用出现情况 (略)
2 体会
痛风一症,多见于肥胖之人,系祖国医学热痹范畴,是因为过食肥甘厚味、海鲜类、动物内脏等,致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复感外邪,内外交织,湿热成毒,侵袭经络,痹阻气血,滞留关节,闭塞不通,正如《丹溪心法》说:“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方中用双花、黄柏清热解毒,川乌、草乌、土茯苓以通经络而止痛,解毒除湿利关节,土茯苓有降低血尿酸作用,忍冬藤、地龙可抑制血尿酸,具有祛风除湿,通经络,止痹痛,黄芪以益气养血,以扶正祛邪,且可使诸药燥利而不伤气血,车前子能增加尿量,促进尿酸的排泄,牛膝活血祛瘀,引药下行,直达痛处,元胡清热排浊,活血通络,全蝎搜剔窜透,使浊去凝升,气血通和,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切合病机,符合治法,故疗效显著,中药烫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松关节、经络、疏导腠理,疏通气血、消除痛风、内外兼治共奏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之功,故疗效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