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郎世宁字画

 1688年,郎世宁出生在意大利的著 名城市米兰。当时的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有着浓厚的人文艺术气息。郎世宁从小学习美术,他受到意大利美术风格的熏陶,立志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1707年,郎世宁成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一员。过了七年之后,耶稣会指派郎世宁与前往遥远的中国。郎世宁对东方这个神秘的古国充满了好奇与幻想,他欣然接受了去中国传教的任务。

  郎世宁画《百骏图卷》为清代绘画神品上上,原图绢本纵94.5公分横776.2公分,藏宫廷大内人莫能观。满清鼎革溥儀出走,清宫为故宫博物院,方得以浏览。此后故宫博物院付梓在故宫周刊发表遂公开于世,蜚声世界艺坛。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画姿态各异之骏马百匹,放牧游息于草原的场面。马匹们或卧或立、或嬉戏、或觅食,自 由舒闲,聚散不一;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法中常应用的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前大后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景界,草木、山水、人物无不写实精緻。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複,形象逼肖,郎氏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此图绘于雍正六年(1728),堪称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

  郎世宁是18世纪来华传敎士的杰出代表,他和其它在紫禁城宫廷画院任职的外国画家王致诚(J. Denis Attiret)、艾启蒙(Ignatius Sickeltare)、潘廷璋(Joseph Panzi)、安德义J. Damascenus Salusti)、贺清泰(Ludovicus de Poirol)等人,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将西洋油画、水彩和中国画工笔重彩的艺术相结合,产生了一个中西合璧的新画派。由于在众多的外国画家中,郎世宁久负盛名,对中西美术交流页献最 大,所以我将这个新画派称为“郎世宁画派”。

  郎世宁因一部电视剧的热播而受世人关注,作为一个西洋血统的中国宫庭画师,无任世界画史或中国画史上当有一席位置。在他之前,已有利玛窦在明万历年间先入中华,带来西洋画风,虽然得到开明人士赏识,但影响甚微。实际上西洋画首自南北朝时佛画进入,影响到张僧繇等人。

  为什么一个洋画家的中国画,在市场上的价格会这么高?分析说,一是郎世宁的地位特殊,存世作品少;二是郎世宁的画确实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在中国的50 年基本在深宫,画品只对皇帝,作品鲜见民间。郎世宁擅长人物肖像、鸟兽、山水及历史画,尤精画马,他较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作画,画作精细逼真,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郎世宁的作品与清朝盛世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并且大都留存在中国,所以他的整个艺术生涯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也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不仅如此,他同时亦成为那个时代东西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使者。

  据记载,康熙皇帝曾托教皇特使多罗物色长于艺术与科技的传教士,来宫廷供职。郎世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到来的。郎世宁于1715年7月15日抵达澳门。广东巡抚得知郎世宁到来后,立即向康熙皇帝奏报:西洋船来澳门“搭载西洋人郎石宁(郎世宁)”“奴才于八月初六传至广州处”并特别汇报“郎石宁称系画工,年二十七岁”“奴才见是技艺之人,捐给盘费衣服,俟其休息可以起身,即遣人伴送进京,先奏闻。”而康熙皇帝受到奏折之后,立即批复:“知道了,西洋人着速催进京来。”可见清朝宫廷上下对于这位西洋画家的重视。

(0)

相关推荐

  • 刘奎龄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被誉为“全能画家”

    刘奎龄:洋为我用不变其宗的全能画家 刘奎龄<上林春色> 刘奎龄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被誉为'全能画家'. 刘奎龄 很多画 ...

  • 郎世宁告诉你西洋楼是如何修建的

    郎世宁自画像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688.7.19-1766.7.16),意大利人,生于意大利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 ...

  • 圆明园“如意馆”中的西洋人(上)

    18世纪的某一天,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一队太监的护送下,静静进入圆明园,向"洞天深处"的"如意馆"小院走去,据说是怕惊了圣驾.他们"必须匆匆忙忙和无 ...

  • 馆藏郎世宁字画欣赏

    郎世宁坐船经过长达15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他梦想中的中国.郎世宁首先在澳门稍作停留,在此期间,他还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郎世宁".既然自己已经来到了中国,当然要有个中国名字 ...

  • 馆藏的精美郎世宁字画

    1766年,郎世宁在北京去世,乾隆帝下旨将他厚葬在北京城外传教士的墓地中.郎世宁将西方画风与中国景物.人物相融合,他的画技十分高超. 康熙不喜欢油画,因为年代久了就会变得黑乎乎的,模糊不清.于是郎世宁 ...

  • 郎世宁字画,美到窒息

    郎世宁擅长画人物肖像.鸟兽.山水及历史事件,尤精画马.以欧洲技法为主,注重物象的解剖结构.光影效果及立体感.雍正年间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传播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 ...

  • 郎世宁字画,美不胜收

    郎世宁还以擅长画马闻名清朝画坛.他画马尤为注重马匹的解剖结构,几乎不用传统中国画延绵不断的线条塑造形象,而是采用短细的小线来造型,讲究马匹皮毛质感的表达,强调马匹的立体感和厚重感.而作伪者基本上都没有 ...

  • 郎世宁字画,价值超出想象

    郎世宁从1715年到1766年的五十一年中,他放弃了传教工作,把一生精力全部贡献于负创的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方面,对促进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作出了一定贡献.当时与他同来华的如艾启蒙.王致诚等虽然对画坛亦有贡 ...

  • 郎世宁字画 ,悦目清心

    意大利人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进入大清国,被康熙发现御用,先学习数理化建筑知识,后感兴趣郎的欧洲油画的透视绘画,随后宫廷内兴起学习外国人的立体绘画浪潮.郎世宁受康雍乾三朝皇帝的欢迎和重用,收了不少绘画学 ...

  • 看专家教您收藏郎世宁字画的辨伪绝招!

    明末清初是整个思想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与晚周.晚清共称"三晚".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郎世宁带来的画虽然好,但是却"不入品评",这之中就涉及到绘画评 ...

  • 专家浅析郎世宁字画鉴定常识

    郎世宁由于名气太大,后世仿造者太多,同时郎世宁的作品也存在着宫廷画家集体创作的现象,如上图中的<万树园赐宴图>便是郎世宁和王致诚.艾启蒙等宫廷画家所共同完成的,而即将在帝图拍卖所呈现不仅仅 ...

  • 真正具有市场价值的郎世宁字画

    郎世宁为首的西洋传教士画师在宫廷作画,绘画内容主要包括乾隆"御容"与肖像画,目前以发现郎世宁创作的乾隆从阿哥时代至四十五岁时一系列"御容"肖像,包括庄重的朝廷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