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长征(2):埃德加·斯诺与他的《西行漫记》

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在这方面有很多辩论的余地!),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经超过它,而在过去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也许除了惊人的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以外,对此斯文·赫定在他的著作《帝都热河》一书中曾有记述。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象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涣散。

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是完全对的。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物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了他们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他们的抗日政策。他们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来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在此以前,我得继续写我的报道,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写到红军在西北的会师。我把毛泽东主席关于这一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ps.文章出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0)

相关推荐

  • 斯诺1937年就有这种预见,不是个简单的记者

    西门吃雪 毁梦者一号1小时前 [本文由"野猪林群英会"推荐,来自<王毅:希望外媒不要用"灰黑滤镜",更多外国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

  • 埃德加·斯诺:“我强烈感受到了充满活力的希望和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

    1937年10月,一本奇书在英国伦敦出版,几周内就销售10万余册,当月三次加印仍供不应求.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就是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介绍给世界的人--美国人埃德加·斯诺. ...

  • 谁是《西行漫记》封面上的红军小号手?

    <西行漫记>一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力作.该书的封面是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小号手,迎着朝阳,吹响着前进的号角. <西行漫记>封面上的小号手 <西行漫记>首次将中国 ...

  • 从《西行漫记》到《红星照耀中国》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老杨品谈  平民观点  仅供参考  草根之言 时事解读.文化寻源.常识科普.历史趣谈 老杨品谈>>>>> 从<西行漫记>到&l ...

  • 《红星照耀中国》的永恒魅力(品味红色经典(13))

    . <红星照耀中国>的永恒魅力(品味红色经典(13)) 丁晓平 ( 2021年04月16日 第 20 版) . 一本书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g ...

  • 外国人眼中最神秘的5所中国大学,平时很低调,真实实力比肩清北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现在在大城市里很看到外国人来工作工作或旅游,外国人来中国工作拿绿卡其实并不容易,但是现在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到中国发展,除此之外,我国方方面面的发展都受到了世界各国 ...

  • 专题:改革开放40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故事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前的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此,中国真正走向世界,而世界由此看到日新月异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书写中国,并向世 ...

  • 埃德加·斯诺背后的女人,最早“预报”了西安事变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而海伦·斯诺--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也不简单.她是"预报"西安事变最早的人,是第一个了解毛泽东"抗日救国十大纲领&quo ...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美女原来长这样,看完我好自信!

    萌妹子鞠婧祎被日本媒体喻为4000年难得一见的美女!! 出道原来长这样子!!! 在10年前,日本人眼中的中国第一美女还是演员宁静 汤唯在韩国人心中的地位还需解释吗?在韩国的号召力绝对不亚于韩国本土女神 ...

  • 为何我们现在还会怀念埃德加·斯诺?

    很多人都仍然铭记着这张照片--毛泽东头戴八角帽,头微微侧向左边,剑眉微皱,神态儒雅.这是毛泽东所有照片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张.让世人最早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撰写者美 ...

  • 外国人眼中的三国之刘备

    刘备的人种是史学界的难题,据说他耳垂很大,甚至垂到了肩膀,而且不弯腰就能用双手摸到膝盖.这种身体只有NBA的加内特或者海军上将才能达到,而他的耳垂只能在印度佛像中看到.如果历史记载真实的话,那么刘备身 ...

  • 外国人眼中的三国之曹操

    中国人对三国的历史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曹操.刘备.孙权这些英雄更是家喻户晓. 对于外国人来说,读着文言文翻译过去再理解,三国就变了味了. 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没想到他们眼中的曹操,竟然是这样的: ...

  • 外国人眼中的三位华人英雄,成龙周星驰上榜,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成龙 真正的巨星,往往承载的是一种文化,他的肩膀上肩负着传播国家荣誉,建立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地区,那么在中国的这块大地上,有哪些巨星,在外国人眼中影响深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