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碧池》王维 | 一首让王维死里逃生的诗
相关推荐
-
亦师亦友亦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王维一生结交朋友同僚无数,应酬送别唱和吟咏的诗人很多,但真正堪称知己或者生死之交的,唱和寄赠诗歌最多的,只有一人. 自家的辋川别墅,邀请他长期居住,并一起同吃同住同游同题作诗(< ...
-
王维的“保命诗”,本要斩他的皇帝读完后,不但饶了他还给他官做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年代,期间各路大诗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唐诗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诗仙"李白的潇洒俊逸,"诗圣"杜甫的沉郁 ...
-
王维的传奇:身陷安史叛军中,却凭借一首七绝,在平叛后免于惩处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在20岁的时候就因才华横溢而享誉京城长安,并于次年(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及第,从而开始了仕途生涯. 王维一生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歌,诸如我们所熟悉的这些千古名句:" ...
-
此物最相思(第366章)
话说严庄在洛阳投降大唐后,就跟随唐军来到长安,拜见李亨.李亨考虑到严庄主动投降大唐的诚意和他掌握了安禄山父子的大量信息,决定笼络住他,任命他为司农卿,官居从三品. 严庄名义上是司农卿,其实最主要的任务 ...
-
此物最相思(第333章)
这一晚,长安城处处火光冲天,满城都是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厮杀声.惨叫声! 一夜之间,长安城从一座世人仰望的天下雄城沦为活生生的人间地狱,仿佛一头任人宰割.任人凌迟的雄狮,无法动弹,无法反抗,一点一点流尽 ...
-
王维:繁华幻灭,咫尺天涯
这是我创作长篇历史爱情小说<此物最相思--王维传>前写的有关王维的历史散文. 1 心如止水,或许是因为曾经波澜壮阔过. 若非经历大风大浪,怎知风平浪静的可贵? 心如死灰,或许是因为曾经熊熊 ...
-
此物最相思(第336章)
当王维和崔光远儿子崔清被押送到洛阳后,并没有直接去见安禄山,而是被关押在了洛阳菩提寺的偏殿内. 这是叛军临时设置的监狱,专门用来关押从长安俘虏过来的大唐官员. 和在长安时一样,王维和崔清被关押在不同的 ...
-
王维一首水平很高的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是句句叙事水平高超
根据唐朝文人孟綮的<本事诗>记载,唐玄宗的长兄李宪为人奸诈,强占卖饼人的妻子,这件事情正好被王维见到.当时王维正在李宪府上做客,李宪大宴宾客,可是被强占来的妻子哭哭啼啼,为了安慰那女子,只 ...
-
王维这首送别诗,虽不出名但足够耐品,有多少人还记得?
说到王维的送别诗,人人都会记得他那首<渭城曲>,因为这首诗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它能以自然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让人在初读时就能充分感受到作者的内心:理所当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
-
心累时,读读王维这首诗,牢记最后两句,释怀所有的不开心
一直很喜欢白落梅的一段话,"人生的终点,不是在山水踏尽时,亦不是在生命结束后,而是于放下包袱的那一刻.当你真的放下,纵算一生云水漂泊,亦可淡若清风,自在安宁.倘若心中藏一弯明月,又何惧世间迷 ...
-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这首诗《送梓州李使君》因写景太美,成为送别绝唱
"离别"这个题材在古代诗词中可以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几乎每个文人都曾写过有关"离别"的作品. 有旷达的,如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 ...
-
写完《酬张少府》这首诗以后,40岁的王维决定归隐山林,终成诗佛
在唐代文学史上,王维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和孟浩然开创的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所描写的祖国美丽山河,和李白等人笔下的景色迥然不同.李白的是壮丽,而王维的是秀美. 我们都知道,王 ...
-
王维8首绝美五言绝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辛夷坞 王维[唐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 ...
-
王维一首让人看了都害怕的诗:题目比内容还多11字,简直闻所未闻
每当说到唐朝之时,我们心中总是不自觉的涌起一种骄傲,那段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代了,只不过在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当初的那个盛唐再也不能重现了.那段时期是我国诗词发展极好,所以有很多诗人在见证 ...
-
李旺岐钢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01-205王维《桃源行》
李旺岐钢笔草书唐诗三百首201-205王维《桃源行》
-
李旺岐钢笔草书唐诗三百首196-200王维《老将行》
李旺岐钢笔草书唐诗三百首196-200王维《老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