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宇人冠名】锂电产业链三季度业绩面面观

摘要:前三季度因为终端车企出货稳定增长带动了电池出货量的增加,锂电池、锂电设备上市公司普遍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10月16日,共有27家锂电概念股公司发布前三季度的业绩预告。

盐湖股份、西藏矿业、坚瑞沃能、安凯客车之外,其余的公司均预告盈利。

预告盈利的公司中,富临精工、科恒股份、佛塑科技、科陆电子、珈伟股份、长安汽车、中通客车预告盈利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由于业绩预告内容比较简短,很多公司的业务并不仅限于锂电产业链相关领域,所以很难细致地看出整个锂电板块的情况,但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定的端倪还是显露了出来。

下图为2018年前三季度锂电产业链业绩预告汇总:

起点锂电大数据整理

上游冰火两重天

上游继续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锂盐相关产品因为价格大幅下跌,且市场出现饱和的情况,销量、利润双降。

来源:生意社

从上图可看到,钴产品经过7月底的暴跌之后,目前持续低位运行,10月15日的最新报价47.7万。钴供给处于高位。需求方面,钴市有一定的成交,但仍按需采购为主,高供给低增长导致钴价上涨无力。

不过,钴的这个价格相较去年仍属高位,因此,寒锐钴业的业绩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补贴政策高能量密度的导向下,三元动力电池的市场虽然快速扩大,但是三元材料的出货量也随之猛增,价格还是下跌了。

以量最大的碳酸锂为例,10月15日最新报价是77545.45元/吨,而8月1日的报价是96416.67元/吨,呈现持续下降的状态。科恒股份在三季报预告中表示,受正极材料原材料大幅波动的影响,产品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升华科技则失去了沃特玛这个大客户,导致其产销未达预期,从而影响业绩。

来源:上海有色网

国民技的子公司深圳市斯诺和中科电气的子公司格瑞特均为负极材料厂家。

9月29日中科电气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33亿元,用于1.5万吨负极材料及1万吨石墨化加工建设项目。今年负极材料的价格一直没有太大波动,但是原材料的成本一直处于高位,企业利润承压较大。

隔膜、铝塑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价格战非常严重,企业压力非常大。隔膜截止三季度降价幅度已经超过了50%,2017年因为毛利高而投产的企业新增产能均在2018年释放,为了获取订单,不得不打起了价格战。

设备需求、锂电池需求稳定起量

锂电池方面,目前公布业绩预告的三家企业只有坚瑞沃能报亏损,科陆电子珈伟股份一家因为投资卡耐,一家因为新能源电池研发前期费用比较高而盈利减少。

据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统计,2018年1-9月电池装机量共28.59Gwh,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处于整体上扬态势。第一梯队宁德时代、比亚迪的装机量分别达到了11.82GWh和6.91GWh,集中度越来越高,第二梯队亿纬锂能变动不大。德赛电池有苹果的大单,业绩稳定上涨。

设备行业前三季度表现良好,五家涉及锂电池相关设备的企业,业绩预告均报盈利。华自科技并购了精实机电,正业科技落地了锂电行业设备的既定发展战略后业绩也实现了稳步增长。

受益于锂电池大厂扩产,设备企业业绩节节高升。先导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泰坦新动力陆续收到宁德时代的中标通知,中标金额累计达9.15亿元。银河科技也接到了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一线动力大厂的订单。

终端车企方面,长安汽车业绩同比下滑77.63%-86.23%,原因是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数据显示,2018年1-9月,长安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为17718辆,累计同比只增加了9%,逸动系列市场表现平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稍晚的它,目前看起来依然是困难重重。两家发布业绩预告的客车企业,安凯客车报亏损,但亏损幅度已经大幅压缩。另一家中通客车,虽然盈利但是利润降幅增加,两家均表示受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较大。

总结

前三季度因为终端车企出货稳定增长带动了电池出货量增加,锂电池、锂电设备上市公司普遍增收。辅料和上游原材料企业因产品价格出现下跌,利润率不高。电解液方面,因为溶剂短缺,三季度电解液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但相关企业依旧徘徊在盈亏平衡点附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