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惠玲:国博品“名”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你会点蓝字关注我吗?

早安心语

佳作欣赏

作者/阙惠玲(湖北宜昌)

主编/仝仲堡

国博品

国家博物馆里,人们摩肩接踵,悄无声息地挪动着,吸吮着“名馆·名家·名作”带来的美妙绝伦。大家有序地等待着,想在卢浮宫的背景图前留下自己的身影。这是在“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的展厅里呈现的独特景致。

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人民给中国人民送来了大礼,八位名家的10幅“国宝级”绘画杰作首次走出国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惊艳登场,让中国观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法国文化艺术大餐。

卢浮宫、凡尔赛、奥赛、毕加索、蓬皮杜五大博物馆首度联袂在法国以外举办展览,对中国观众来说真是千载难逢。别说是不出过门,就是到了法国也不见得都能走遍这些大馆。且展览展出的全部作品,都是首次来华。

十幅作品中,有的是名馆的镇馆之宝,有的是名馆的珍稀藏品,经过三个标准四个主题来选取。

三个标准是,绘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绘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本身具有普世意义,表达人类之爱之情,能为普通观众所理解和产生共鸣。四个主题则是:艺术与权利、爱与诱惑、人物形象与现代、影与光,从而构成了一个关于法国和法国艺术的故事。它们不仅极具名望,还体现出法国生活的不同层面。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像》和《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呈现了对法国艺术发展作出特别贡献的两位帝王,反映了他们的个人爱好与国家美术发展的关系紧密相连。《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像》,突出了法兰西国王权倾天下的威严仪态,使人想到了“皇家的庄严”;《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象征着“法兰西的权力”,代表了凡尔赛宫这座皇家建筑群的源头和精髓。

《煎饼磨坊的舞会》《秋千》展现了“第三帝国的黄金岁月”,是“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的特色之作。前者是所有西方美术史中必定要提及的名作,是奥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读信》和《斗牛士》来自毕加索博物馆;《三个肖像的构图》及《油画》代表着50年代的抽象派画作,出自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木匠圣约瑟》、《门闩》则是卢浮宫的馆藏。

国博的一个大展厅被隔成5个区域,分别代表五个博物馆。一进展厅,一幅巨大的卢浮宫背景图提示我们,到了“卢浮宫”。据说展厅的装饰、中英法三种语言的文字说明、画作的标签都与卢浮宫相同,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为了让观众真切感受“镇馆之宝”的魅力,画作旁设置了展示牌、说明文字和视频播放器。除了展出的绘画,还将介绍与这个流派相关的其他作品。展方编撰了一份相关的目录,让观众可以洞察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法国艺术演变。展厅还有手机APP、微信等讲解服务。

展厅里,观众踱着步子,细细地观赏,静静地凝视。走累了,可以在视频播放区席地而坐,边休息边补充些信息,看好了可以再去品赏画作。他们脸上呈现出的是满足的表情,享受的神情。他们都在尽情享受着这场法式浪漫的约会。

《魅力作家》杂志备选作品

作者简介:

阙惠玲    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擅长散文,文艺评论,已有数百篇在报纸,刊物,网络平台发表。文章曾被天津美术出版社的«许坤涛写意山水作品»刊用。撰写的作品赏析“精神原乡之梦呓—解读杨明清油画《园林》系列”在十七个专业网站发表。为美术论文集《时光散记》撰写序文。散文入选«湖北省基层文学丛书宜昌散文卷»«诗城书香»«百名老人谈健康»。
阙惠玲:天险变通途
阙惠玲:好大一个粽

书籍·杂志

Merry Christmas

主编:仝仲堡| 责编:惠广

音频总监:池海鸥 主播:小海

分享在看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