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之腓总神经卡压综合症

【相关解剖】(图3-3-43

腓总神经是坐骨部分的一个主要分支,一般在腘窝的上角发出,即在大腿下1/3处自坐骨神经干分出(即坐骨神经可在骶丛的骨盆口处至股后下1/3处的任何一点均可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而后,在腘窝外侧沟内呈直线形或小弧线形走行。

腓总神经的外侧为股二头肌肌腱;前内侧为腓肠肌外侧头;后方为致密的腘筋膜与髂胫束的移行部;腓总神经行走于三者围成的沟内。腓总神经沿股二头肌腱内侧缘行向外下,与股二头肌一起到达腓骨小头处;然后,穿股二头肌与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由腓骨头后面向前下走行;至腓骨颈外侧,紧贴骨膜绕至腓骨颈的前方,经腓肠肌纤维弓进入腓管,亦称腓骨上管。腓管由腓骨颈前外侧骨面与腓骨长肌起始部围成,其上端有股二头肌抵止腱的部分纤维参与。在腓管中,腓总神经大多与腓骨颈骨面相邻,也可穿过腓骨长肌腱。在腓骨颈前外侧,有时可以触摸到腓总神经在骨面上滚动。在入腓管前或在腓管内又分出以下分支:

腓浅神经运动支    支配腓骨长、短肌;余为感觉支,支配足背、趾背的大部分皮肤的感觉。该神经的背侧皮支,在腓骨远中1/3交界处易损伤,可导致足背麻木。

腓深神经    运动支支配胫前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长伸肌、趾短伸肌及第一、二骨间背侧肌;皮支支配第一、二趾间背侧的一小块皮肤的感觉。

膝返神经    系腓总神经的一个恒定的分支,它可来源于腓总神经(占61.4%)、腓深神经(占35.7%)和腓浅神经(2.9%)。如膝关节外侧不适,同时有小腿或足外侧麻木感等表现而膝关节本身又无病变者,可考虑与该神经病变有关。

腓总神经的体表投影:自腘窝上角至腓骨头后侧划一直线,此线即为腓总神经行程的投影。

腓管(3-3-44)

为部分腘筋膜、腓骨长肌纤维与腓骨颈共同形成的长10~20mm骨纤维管道,位于小腿上1/3,腓骨外侧与腓骨长肌的起点之间。腓管的入口由少量腘筋膜、腓骨长肌起始部的腱性纤维与腓骨骨面所围成。管的入口距腓骨尖9~18mm,出口距腓骨尖30~50mm。腓骨长肌腱性纤维弓亦称为“J”形腓骨长肌纤维拱。

【病因病理】

病因  可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体外压迫、强迫姿势与劳损、占位性病变压迫和医源性损伤。

体外压迫    是最常见的原因,多为医源性损伤所致,如小腿石膏绷带、小夹板或普通绷带绑扎过紧。有时原来的绷带虽不紧,却由于体位放置不当(如位置过低)或过度颠簸,使其肢体肿胀而压迫神经者常见。

强迫姿势    造成腓总神经损伤者虽不多,但值得注意。如膝部长时间过度屈曲、盘膝而坐或反复屈膝下蹲等,因腘外侧沟的腓总神经受压而致麻痹者有之。

局部占位性病变    比较少见,但不可忽视,如股二头肌腱鞘囊肿、外侧半月板囊肿、腓骨上端骨软骨瘤、腓肠肌外侧头部位的种籽骨等原因而致腓总神经受压麻痹者。亦有因骨折错位愈合或骨痂增生对神经的压迫,其后果更为严重。

病理   卡压腓总神经的原因和节段各有不同,其病理过程却完全相同。如长时间的股二头肌腱紧张或挛缩、腓肠肌收缩、占位性病变和体外因素的压迫等,它们对腓总神经都是挤压的过程;对神经干挤压、摩擦的结果是神经和其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充血、机化、纤维粘连,又因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腓总神经受卡压而致病。

腓总神经一旦损伤就会造成此种病理改变与上肢桡神经损伤很相似,临床上把这两条神经称为“弱神经”,医生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临床表现与诊断】

1、病史  不论急性或是慢性起病大都有轻重不同的外伤史。除急性损伤外,大都为缓慢起病,亦有不知不觉发病者,如有的病人不知从何时起母趾不能背伸。而急性起病者,更是刻不容缓,一定要急诊处理,否则将严重致残。

2、症状   

疼痛   小腿酸胀、疼痛,行路多、走路快或足内翻时,可加剧疼痛。

肌力减退   腓总神经麻痹出现前无肌力减退。当腓总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小腿伸肌、外翻肌群及足背肌全部瘫痪,便出现踝关节背伸无力及伸趾无力,逐渐发生足外翻力减弱或完全麻痹,发生足下垂、足趾微屈,患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呈马蹄内翻足状态。

足下垂   病程较长者则出现足下垂。足下垂者,走路时足不能抬起,使患者产生特殊的步态,即在步行时用力抬高下肢,膝关节高举,足向上甩,足趾下垂,难以离地,并在膝关节和髋关节处过度屈曲,称之为“跨阈步态”。

感觉障碍   其感觉障碍区在小腿前外侧和足背。

3、体征

压痛与放射痛   腓骨颈处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

肌无力(3-3-45

足背伸、趾背伸乏力以至消失,直至足下垂。检查时可见胫骨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长肌等肌力减弱。应按六级五分法予以记录。

感觉减退(3-3-45   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有其他异样感觉。

Tinel征阳性   扣击腓骨颈处出现腓总神经的窜麻等异感。

跨越式步态   由于足背伸无力,故形成一种特殊步态,即行走时要高抬膝、髋关节,足向外上甩动,划圈式走路,称“跨越式步态”。

4、肌电图检查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影像学检查  摄取X线片,可除外骨科疾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6、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及踝、足关节疾病相鉴别。前三者都有腰部或臀部症状,并有相应的体征;而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则只有膝以下的症状和体征,由病变部位不同即可鉴别;踝和足部的其他疾病则无腓总神经的卡压症状和体征,更无腓骨颈部的Tinel征阳性。

【治疗】

1、适应症与禁忌症  除占位性病变以外均可应用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

2、体位

①悬垂位,仰卧位膝以下伸于床头外,小腿呈悬垂位。此体位也易于操作。在小腿悬垂位时,腓总神经从后上走向前下,约呈45°角;此种体位与膝关节伸直位相比,腓总神经与腓骨头的距离有所增大,相对比较安全。因此,悬垂位应作首选。

②侧卧位,患侧在上。身体要摆放平稳,使身体有可依靠之物。患肢膝下垫枕,肢体易于固定。

③俯卧位,此位可做腘部定点。

3、体表标志

股骨外侧髁   股骨的下端膨大部形成内、外侧髁。两髁均位于皮下,外侧髁较内侧髁尤为显著。在膝关节的内、外侧均易触及。股骨外侧髁的外上部有腓肠肌外侧头起始。

腓骨头   为腓骨上端的锥形膨大,亦称腓骨小头。体表位于胫骨外侧髁后外稍下方,与胫骨粗隆在同一平面上。当膝关节屈曲时,可在膝关节外侧下方看见腓骨头形成的隆起。腓骨头的顶部呈结节状称腓骨头尖,有股二头肌腱和腓侧副韧带附着。腓骨头与股二头肌腱均易触及。

腓骨长肌    起于腓骨头、腓骨外侧面上2/3和小腿深筋膜,然后下行。当足外翻时,在小腿上外部隆起的肌腹即是。腓总神经由后外侧至腓骨颈后,先潜入腓骨长肌,后进入腓管。

胫骨外侧髁  此标志浅居皮下,很易摸到。

4、定点(3-3-46

①腓骨头、颈交界处点    定1点,此点松解腓骨长肌起始部。

②腓骨头尖部点    定1点,应定于腓骨尖的前内方,松解股二头肌腱。

③股骨外侧髁点    定于腓肠肌腱的附着部稍下方1点,松解腓肠肌外侧头。

腘窝外侧沟    定于股二头肌腓骨尖以上的肌与腱的后外缘,肌与腓总神经干的交界处1~2点。

5、消毒与麻醉  此处局麻比较简单,但须注意的是,绝对不可麻醉腓总神经,以保证施术的安全。

6、针刀操作

①腓骨头、颈交界处点(3-3-47)   刀口线与腓总神经走向平行,即上后、下前方向,与小腿纵轴线呈45°;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直达骨面;然后将刀柄向近侧端倾斜,与腓骨头骨缘呈15~30°,沿着骨缘(即紧贴骨面)铲剥腓骨长肌起始腱2~4刀;然后疏通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②股骨外侧髁点    最好取俯卧位。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以手指压住该点处的皮肤,快速刺入达骨面,切开腓肠肌肌腱2~4刀,再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③腓骨头尖部点  刀口线与股骨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骨面;沿腓骨尖外侧骨面,行铲切,落空为止。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如需进一步松解,可调转刀口线90°,切开股二头肌腱2~3刀,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腘窝外侧沟 此点是松解、剥离肌二头肌与腓总神经粘连点。但此点操作却有难度,关键是如何找到两者的界面。其要点是:俯卧位,一手压住股二头肌腱,并将其向外扳,此时可以将肌腱与神经干稍加分离。再紧贴股二头肌腱后内缘缓慢进刀,以不出现窜麻感为度,行切开,并与疏通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7、手法操作  让病人反复做蹲、起动作和足内、外翻动作,以增加肌腱的松解度。

【注意事项】

在腓骨头、颈交界点针刀操作时,刀口线一定要与腓总神经的走行平行,绝不可损伤腓总神经。前面已经提到,腓总神经是一个“弱神经”,很易损伤,且在损伤后较难恢复,所以,在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医疗安全。

文章节选自《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

突出特点:

1. 针刀医学泰斗——庞继光教授主编

2. 图文并茂,内容详实(90余病种),全书彩色印刷

3.全书共有500余幅原创解剖彩色图谱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从外科、骨科医生的角度来演绎与诠释新型微型手术刀。针刀闭合型松解、减压术,将二十余年针刀治疗百余种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汇成此书。以实用为宗旨,强调科学务实作风、突出准确定点与安全操作,提出了一整套规避风险、失误的科学且可行的办法。全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科研指导临床,条理清晰,插图精美、文图应对,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本书中均可找到答案。

(0)

相关推荐

  • 腓肠肌与膝痛

    腓肠肌的内侧,较多人群有短缩的问题,当腓肠肌内侧短缩后,由于腓肠肌内内侧头附着在股骨内侧髁上,所以会引起股骨旋转的问题,出现膝关节疼痛的问题. 腓肠肌有问题,还会引起腰痛,背痛及脖子后面的疼痛. 腓骨 ...

  • 影响膝、踝关节很关键的一条肌肉

    公益传播各种临床及科普知识平台电话:18600338216本研究院常年招生,针刀临床.解剖培训,每月两期,全国巡回办班,老学员凭结业证免费复训. 博主推荐3月19日甘肃省名中医王海东教授针刀医学亲传弟 ...

  • 膝关节疼痛小针刀治疗要点

    前一篇文章提到膝关节疼痛有膝关节本身问题引起的疼痛,也有膝关节以外如足弓问题,踝关节问题,髋关节问题骨盆问题,腰椎或腰部软组织问题引起的疼痛. 一.膝关节疼痛高应力点评估 (一)膝关节周围高应力点评估 ...

  • 胫神经解剖简述

    郑大解剖学 腾康学院 胫神经解剖 胫神经(腰4~5.骶1~3)在腘窝上角附近由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腘窝中线垂直下降,过比目鱼肌深面,下行于小腿后群肌肉深.浅两层之间,再经内踝后方达足底,分为两终支. 胫 ...

  • 熟记小腿血管、神经走形,下刀稳准快!

    由髌韧带向下摸到的骨性隆起即胫骨粗隆,是明显的骨性标志.由此向下是胫骨前缘或胫骨前嵴,微弯行,直至踝部.小腿前侧肌肉由内向外依次为胫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和第三腓骨肌.胫前动脉行于外为趾长伸肌及长伸 ...

  • 患上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该怎么办?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肩胛上神经由第5.6颈神经的纤维组成,有50%的情况,有第4颈神经发出的纤维参加.此神经起于臂丛的上干,位于臂丛的上侧,向上外方行,经斜方肌及肩胛舌骨肌的深侧,至肩胛切迹处 ...

  • 神经卡压综合症

    中国疼痛找桑迪 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 资料整理 ] 桑迪疼痛医学团队

  • 【六院新闻】“报复性”运动后累垮神经 腓总神经卡压松解立竿见影

    聚餐吃饭.户外运动.夜市经济,久违的申城烟火气终于回归,宅在家里"憋久"了的胡先生重新拿起羽毛球拍重返运动场.然而,接连几天淋漓尽致的运动,却让胡先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痛不欲生,甚至 ...

  •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

    康复医学科 新乡金秋康复医院康复中心 昨天 肩胛上神经由第5.6颈神经的纤维组成,有50%的情况,有第4颈神经发出的纤维参加.此神经起于臂丛的上干,位于臂丛的上侧,向上外方行,经斜方肌及肩胛舌骨肌的深 ...

  •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一.概述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 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痛"等,以腰臀部酸痛或撕裂样疼 ...

  •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认可,在此发表只为大家学习交流!平台不负责解释.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1.定义:是指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下肢较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 2. ...

  • 如何判断你是否有Guyon管神经卡压综合症?

    Guyon 氏综合征(Guyon's syndrome)又叫腕尺管综合征(carpal ulnartunnel syndrome,UT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腕部尺神经在 Guyon 氏管内受到卡 ...

  •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 精华汇总 | 神经卡压综合症 (完整版)

    来源:南京桑迪医生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