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虎杖、附子等五味药的临证经验精华

(0)

相关推荐

  • 补脾益肾,养血安神—水陆二仙老鸭汤

    材料:芡实30克,莲子30克,金樱子30克,覆盆子30克,枸杞子15克,红枣6枚,陈皮15克,生姜3片,青头鸭1只(约2000克). 制作方法:将青头鸭宰杀洗净,斩大块,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干净, ...

  • ​虎杖、附子等五味中药之临证应用

    医之识药,在于读书.临证.辨物.其临证最为紧要,所谓"屡用达药".兹录临证识药心得,以为抛砖引玉. 虎杖     虎杖,荆楚称"活血莲"者是,长于活血.解毒.利 ...

  • 固精缩尿止带药之——【芡实】【采收加工】...

    固精缩尿止带药之--[芡实]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涩.归脾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 1.益肾固精. ...

  • 虎杖、附子等五味药的临证经验精华

    明医公开课 >>>第1978课<<< 医之识药,在于读书.临证.辨物.其临证最为紧要,所谓"屡用达药".兹录临证识药心得如次,以为抛砖. 虎杖 ...

  • 重用附子的五味药,平息5年的盗汗。老中医...

    重用附子的五味药,平息5年的盗汗.老中医:哪有什么盗汗,不过是湿气太重了而已! 出汗人人都有过,但是你总没有连着5年不间断的出汗吧,就是一年四季的出的那种.前不久了了一位中年人,41岁,说自己从36岁 ...

  • 针、灸、药(临证经验)

    近代中医更注重药物的治疗,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被排挤在夹缝里生存近好几十年,特别是文革时期因为针刺麻醉的浮夸,导致很多人对于针灸避而远之,加上西医注射疗法在国内长期普遍应用,世人对于针灸更多的是对于针刺 ...

  • 转摘:朱良春治疗痹证“药对”临证经验分析

    治疗痹证"药对"经验探析 朱良春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独创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药对"临床经验,疗效独特,法度严谨而神化无迹. 药对有相互制约消其副作用而扬其长 ...

  • 麻黄——开门驱邪第一要药(临证经验)

    麻黄,又名龙沙.卑相.卑盐.狗骨.色道麻.结力根.草麻黄,为我国特产中药,主要为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之草质茎,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红棕(玫瑰心).手拉不脱节.微苦涩者为佳,苦麻色黄故名, ...

  • 五味药,附子桂枝汤大补阳气,大除寒湿。还治:恶寒怕冷、风湿、类风湿、腿脚无力

    <类经图翼*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气是生命的根本,生命即是一团阳气.人若无阳,犹如天上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 一个人如 ...

  • 周末分享:前贤说温热药之误(上)

    前贤说温热药之误(上) 王东海 误用寒凉,败脾肾之阳,医多知之:即使病人,亦多有知之而深恶痛绝.误用温热,耗损阴血而夭人年寿,人多不知,即今之医者犯此者伙矣.特集录前贤医话论及于此者,意在针砭时弊云尔 ...

  • 运用附子四气五味治病救人 如运神

    一,附子辛甘,大热,有毒. 附子有"斩关夺将之"药称. 归心,肾,肝脾肺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扶阳第一要药. 附子是中医四大主药,即人参,石膏,大黄,附子此四大药之一. 主 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