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兰花,有“4不12字”,灵活掌握,苗壮根旺开花香

文/廿六

养兰花,有“4不12字”,灵活掌握,苗壮根旺开花香

兰花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明朝的万历年间,有位专门养兰花的前辈高谦老先生,写了一本关于兰花养护的书叫《兰谱》,里面提出了“培兰四戒”,提出了要根据季节变化来养护兰花的理论,原文是“春不出宜避春之风雪,夏不日避炎日之销烁,秋不干宜常浇也,冬不湿宜藏之地中,不当见水成冰”,后人把培兰四戒浓缩成了十二个字的要领,就是”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那么这“4不12字”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廿六就同大家一起学习。

1、春不出

说起春天,人们的印象大都是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色,但其实所谓的“春暖”是不合实际的,特别是仲春,气温就像过山车一样非常不稳定,可能今天热到恨不得穿短袖,明天立即又会冷到穿羽绒服,这种气候环境下养兰需要特别小心,特别是春兰、建兰以及报岁兰,千万不要过早把它们搬到室外,因为这种多变的气候很容易把兰花冻伤。想要出室,怎么也要等到过了清明,气温相对稳定之后再搬,这就是“春不出”的意思,确切点应该是“春不早出”。

2、夏不日

过了立夏之后,气温开始急剧升高,特别是从小暑到处暑的这段时间,气温升至最高点,阳光的紫外线也变得十分强烈,我们人类在外出的时候都需要做好防晒措施了。而兰花出自山谷湿润阴凉的环境中,本性就是比较喜阴,在夏天如果没遮阴直接晒的话,不但阳光的紫外线容易灼伤烂叶,还会因为阳光直晒花盆而导致兰花出现根际高温而伤根。而“夏不日”的意思,正是告诉我们,在夏天养兰,尤其是正午时分,要做到“见天不见日”,就是要让兰花在有光但不是太阳直射的”散射光”环境。通常来说,墨兰最不喜光,正午要遮光85%以上,建兰个春兰次之,需要遮光约70%—80%,蕙兰则遮光60%即可,早晨和傍晚的阳光比较温和,可以适当多接受一点光照。

3、秋不干

到了秋天,大部分兰花都会进入生长旺季,而春兰、蕙兰、报岁兰则更是处于分化花芽或抽箭的时期,所以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而秋天的气候本就是凉爽干燥,兰花却又喜湿,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让盆土和空气过度干燥,一定要及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同时还要经常在兰花周围的空气中多喷些清水,以便提高空气的湿度,这样兰花才能快速而且健康地生长。

4、冬不湿

到了冬天,当气温低于8℃的时候,建兰、春兰、报岁兰以及蕙兰会陆续进入休眠状态,进入休眠之后的兰花,生长速度变慢,蒸腾作用也减弱,当然根系的吸收能力也会降低,此时如果还像平时一样浇水太多的话,植株不但吸收不了那么多,还会因为水分挥发得慢而导致盆土积水,最终致使兰花烂根。不但如此,盆土中的水分过多还会使盆土的温度更低,甚至出现冻土的现象,很容易冻伤兰花。所以到了冬天就不能再像平常一样浇水了,不能让盆土过于湿润,而是要保持偏干,略略发潮即可。当然现代社会冬天大都有了集中供暖,如果兰花在暖气房的话,还是要注意不要让空气太干燥了,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当给空气加湿。

结语:以上是人们根据古人的“培兰四戒”而总结而出的“4不12字”,做到位苗壮根旺开花香。现在社会的环境可能较之古代有不少改变,比如大户的花棚,比如家庭中的集中供暖,以及日益更新的植料等,可能在养护细节处有不少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即可。

本文由廿六整理发布,希望能对新手朋友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大家在评论区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