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医话】吴生元:阳虚发热的辩证治疗
相关推荐
-
十三、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原文314
[郑论] 按少阴下利,下元火衰也.主以白通汤,亦温肾助阳,阳回利止之意也. [阐释] 郑氏云:"主以白通汤,亦温肾助阳,阳回利止".是正确的,但语焉不详,特为之补出.此条属少阴虚寒 ...
-
中医之八纲辩证概述
疾病证候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证候的类别,不属于阴症,便属于阳证:病位的深浅,不属于表证,便属于里症:疾病的性质,不属于寒证,便属于热症:邪正的盛衰,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属虚证.所以,八纲辩证可以作为 ...
-
【吴生元:阳虚发热的辩证治疗】
阳 虚 发 热 阳虚发热属内伤发热范围,内伤发热是以劳倦.饮食.情志.瘀血.湿热等因素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病机的发热,为许多慢性病过程中的症状之一.在慢性病程中,由于正气衰退,常 ...
-
详细讲解发热的辩证治疗
发热分两大类,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外感发热,是指"六淫"所致的病理反应,包括现代医学能检测到的或还检测不了的病原体感染,都属"六淫"范围.内伤发热,是指&quo ...
-
【名医医话】吴生元: 附子运用既继承又创新
附子在我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附子的记载,指出:"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q ...
-
【名医医话】吴生元: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
痛 风 一.概述 痛风系由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多以趾.指等关节红肿疼痛,或伴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中医学"痛风"病名见于金元时代<东垣十 ...
-
【名医医话】焦树德教授治疗肾结石医案医话 二、阳虚便秘医案
1978年我曾治疗一例长期血尿又得不到确诊的病人.初诊时,患者右少腹部疼痛,血尿,腰部不适,右少腹筋肉略僵急,用芍药甘草汤合天台乌药散随证加减.服药10余剂,右少腹已不痛,其筋肉亦舒缓柔软,腰及小腹的 ...
-
【汗证的辩证治疗:】1、有汗发热——表虚...
[汗证的辩证治疗:] 1.有汗发热--表虚--桂枝汤: 2.无汗发热--表实--麻黄汤: 3.白天出汗--气虚--玉屏风散: 4.睡觉出汗--阴虚--知柏地黄丸: 5.冷汗淋漓--阳虚--桂枝加附子汤 ...
-
吴生元治疗胃脘痛210例经验总结
吴生元教授在近40年的临床生涯中,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跟师临床收集到的.资料较完整的210例胃脘痛诊治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210例均为我院1997年4 ...
-
归脾汤 云南吴生元
归脾汤源于<济生方>,云:"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由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g,人参.木香各15g,甘草(炙)7. ...
-
小柴胡汤 云南吴生元
小柴胡汤由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三枚组成.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