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缺芯继续改善,行业需求回暖

汽车缺芯继续缓解

监管总局调查芯片经销商抬价行为,将加快解决汽车缺芯问题,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率水平以及盈利能力将得到快速修复。

8月3日盘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商企业立案调查,将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自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半导体全产业缺货、涨价消息不断。而车用芯片缺货现象也持续发酵,部分汽车制造厂商因芯片短缺开始停产。

芯片短缺过程中,代理商坐地起价。具体来说,许多原本单价几块钱的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10倍到20倍,意法半导体生产的一款冷门芯片价格甚至上涨了70倍。芯片的短缺严重伤害到汽车厂商和供应商的利益。

随着台积电等代工厂均在增加相关芯片的产量,保证芯片的供给外,国家也开始对芯片的流通过程进行监管,来确保芯片市场的供应稳定。

展望下半年,汽车芯片的供需矛盾将会缓解。预计8月就应该会反映在生产端,9月随着更多产能的释放,芯片问题预计在今年后期将得到缓解。

随着汽车芯片短缺问题的缓解,下半年汽车产销量大概率将迎来环比改善,行业规模也将继续扩大。而随着汽车行业规模效应的提升,以及近期上游原材料(钢材)价格的下滑,预计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率水平以及盈利能力也有望得到快速修复。

汽车零部件中报业绩

●●●大●●

对已出中报业绩的公司进行梳理,可发现: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速较高,2021上半年同比增速超50%,且目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对目前已经出中报业绩的汽车零部件公司进行梳理,发现:

1)汽车零部件企业2021上半年业绩增速较快,同比增速高于50%,其中和胜股份、中鼎股份、华达科技、华阳集团、拓普集团、宁波华翔等公司业绩高增长,同比增速均超过100%。

2)从2021年全年业绩的角度来看,大部分零部件公司全年业绩均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超30%,其中汽车智能化的三家核心公司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和华阳集团,供应汽车底盘系统并向汽车热管理拓展的两家公司中鼎股份和拓普集团,以及供应铝制电池盒的零部件公司和胜股份业绩增速高于行业均值,同比增长50%。

(注:只出中报预告的公司2021上半年净利润按其预告的中间值计算。)

3)估值上,除智能化的三家公司市场给予了较高的估值外,其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的PEG(市盈增长比率)均小于1,尤其是传统零部件企业如华达科技(主要供应乘用车冲压件)、中鼎股份(主要供应底盘系统和密封件等)、宁波华翔(主要供应汽车内外饰件)。

总的来说,从已出中报业绩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中可发现,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上半年以及2021年全年业绩均将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且目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一些传统零部件公司。

大众、上汽产业链需求恢复弹性更大

●●●大●●

大众、上汽系的补库力度和幅度可能大于行业平均值,其产业链上的相关零部件企业弹性更大。

2020年12月合计以来在渠道端去库绝对值最大的五家车企是:上汽大众28万辆、上汽通用17万辆、一汽大众13万辆、奇瑞汽车12万辆、上通五菱12万辆。

2020年12月以来渠道去库幅度最大(按去库绝对值/6月上险的比值)的五家车企是:奇瑞汽车2.9倍、上汽大众2.4倍、长安福特2.0倍、上通五菱1.6倍、北京现代1.1倍。

可以看出,无论是去库绝对值还是去库幅度,上汽系、大众系都排在最前面。因此,若其下半年终端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并且芯片问题能得到顺利解决,则补库力度和幅度可能会明显大于行业平均值,那么对于上半年被库存积累过多所影响的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后面几个季度的去库存则可能会拉动需求,这些相关产业链上的零部件公司可能会出现更大的股价弹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