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新作《晚熟的人》,你怎么看?
相关推荐
-
《晚熟的人》:莫言,活了半辈子,才发现自己是个幼稚的人
莫言是我最喜欢的当代中文作家,是不多见的能够在高产情况下保持作品水准的作家.之一这种高质量的高产.会让喜欢他作品的读者非常享受,也给了读者更多的讨论空间.举个例子,我喜欢莫言的<檀香刑>和 ...
-
周日,济图邀你一同品读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十年沉淀,乡归何处?
"交享阅"读者沙龙第六十六期 乡归何处?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导读 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他生于山东高密,充满着"怀乡&quo ...
-
茅奖系列之莫言 | 《晚熟的人》读札:记忆的在场或声音的荒原
编者按 2019年,中国作家网与<文艺报>社合办 "文学观澜"专刊,开启一次新的聚合.拓展与碰撞.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专版旨在总结获奖作品 ...
-
《晚熟的人》的文体意义
最近五年里的小说集阅读中,让我有强烈的震惊性阅读体验的小说集有三部:一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以下简称<葬礼和故事>),二是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 ...
-
回归故土,他用左镰写作 | 莫言《晚熟的人》
陈晓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08-19 文 | 陈晓明 发表于<文艺报> 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各方面都期盼莫言有新作问世.然而,他需要平静,需要思考和整理:读者也需要冷 ...
-
莫言《晚熟的人》:用十二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
十年蕴积,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月31日,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这是莫言获得诺贝 ...
-
王德威 | 晚期风格的开始——莫言《晚熟的人》
<南方文坛> 2021年第2期 王德威 晚期风格的开始 --莫言<晚熟的人> 文 | 王德威 一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q ...
-
16分读莫言《晚熟的人》晚熟分两种,一开窍的晚,第二种是什么?
16分读莫言《晚熟的人》晚熟分两种,一开窍的晚,第二种是什么?
-
莫言《晚熟的人》:十年蕴积,人事全新
作者:师文静 莫言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共有12个故事,绝大多数故事都是从"文革"写到改革开放之后,最后着力聚焦当下世情,用冷静直白写尽乡村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道 ...
-
读莫言《晚熟的人》
零零散散耳闻莫言先生出了新作品,在抖音莫言的号上看到他推荐<晚熟的人>,我喜欢这个名字,于是买来阅读. 这是一本杂集,仅仅是以其中的一个章节晚熟的人来命名这本书.这本书分别是多篇文章构成, ...
-
读莫言《晚熟的人》晚熟分两种,一开窍的晚,第二种是什么?
关于晚熟,莫言在新书发布会上解释过: "晚熟这个概念也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智慧. 农村称一些智力水平不太高的人为晚熟,就间接地说他是一个傻子. 有的人在农村,大家都叫他傻子,但他实际上是在装傻, ...
-
【大家论坛】陈晓明:回归故土,他用左镰写作——评莫言《晚熟的人》
陈哓明,1959年2月生,福建光澤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等.著有专著二十 ...
-
细读莫言|《晚熟的人》:其实是一个并不成熟的人
莫言<晚熟的人>左镰少年就这样成长梦就这样成为现实爱恨情仇都在这样一场轰轰雷雷的锻打中得到了呈现和消减翻看一篇文,阅读一本书,除了感受笔者表达的情感手法和文字的曼妙精美外,更多的兴许是在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