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济图邀你一同品读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十年沉淀,乡归何处?
相关推荐
-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你怎么看?
前些日子,闲了一段时间,有天路过方所,进去闲逛了一番.作为网红书店,拍照的人很多.我在走廊遇见展台上的<晚熟的人>,于是站在那里看了一个小时,大概看了两个短篇.又过了时日,才决定把它买回来 ...
-
分享诺奖后的生活 来抖音看莫言讲述新作《晚熟的人》
"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我们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时间干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业绩."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 ...
-
从鲁迅到莫言:新文学传统中的乡土叙事
来源:光明网 鲁迅小说和莫言小说这种既相关又相异的关系或可称作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中层叙事"在不同时代区间和文化层次上的不同呈现. (一) 鲁迅的小说创作始于1913年.止于1935 ...
-
回归故土,他用左镰写作 | 莫言《晚熟的人》
陈晓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08-19 文 | 陈晓明 发表于<文艺报> 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各方面都期盼莫言有新作问世.然而,他需要平静,需要思考和整理:读者也需要冷 ...
-
茅奖系列之莫言 | 《晚熟的人》读札:记忆的在场或声音的荒原
编者按 2019年,中国作家网与<文艺报>社合办 "文学观澜"专刊,开启一次新的聚合.拓展与碰撞.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专版旨在总结获奖作品 ...
-
莫言《晚熟的人》:用十二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
十年蕴积,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月31日,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这是莫言获得诺贝 ...
-
王德威 | 晚期风格的开始——莫言《晚熟的人》
<南方文坛> 2021年第2期 王德威 晚期风格的开始 --莫言<晚熟的人> 文 | 王德威 一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q ...
-
16分读莫言《晚熟的人》晚熟分两种,一开窍的晚,第二种是什么?
16分读莫言《晚熟的人》晚熟分两种,一开窍的晚,第二种是什么?
-
莫言《晚熟的人》:十年蕴积,人事全新
作者:师文静 莫言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共有12个故事,绝大多数故事都是从"文革"写到改革开放之后,最后着力聚焦当下世情,用冷静直白写尽乡村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道 ...
-
读莫言《晚熟的人》
零零散散耳闻莫言先生出了新作品,在抖音莫言的号上看到他推荐<晚熟的人>,我喜欢这个名字,于是买来阅读. 这是一本杂集,仅仅是以其中的一个章节晚熟的人来命名这本书.这本书分别是多篇文章构成, ...
-
读莫言《晚熟的人》晚熟分两种,一开窍的晚,第二种是什么?
关于晚熟,莫言在新书发布会上解释过: "晚熟这个概念也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智慧. 农村称一些智力水平不太高的人为晚熟,就间接地说他是一个傻子. 有的人在农村,大家都叫他傻子,但他实际上是在装傻, ...
-
【大家论坛】陈晓明:回归故土,他用左镰写作——评莫言《晚熟的人》
陈哓明,1959年2月生,福建光澤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等.著有专著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