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让城市和乡村互鉴共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挑选2~3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1)【审题指导】
(1)分析每一句诗词的含义。
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作者由近及远地描写优美景致,使人感受到了乡村的清淡幽静。
②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养麦花白如雪。
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冷清,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好像在表述丰收之喜。
看似平淡的画面,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诗句展现出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④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甚感亲切,只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
这两句是说,离开家乡,感到异乡的语言和故乡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但山中莺声的啼叫和故乡的莺啼相似,因而触起乡思,迁恨于莺啼。本来思乡,却不言思乡,手法巧妙。
(2)找到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谈保护自然环境与建设“美丽乡村”之间的关系。
②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谈乡村之美在于人与山水的共融共生。
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谈乡土文化的根源。
④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乡音、乡景总能勾起无限乡情愁思,谈乡土情结。
(3)确定论点,自拟标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美丽乡村,美在村庄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在人与山水的共融共生,更美在人们共有的那些记忆与眷恋,还有永远定格在人们心底的乡愁。
可以将四则材料有机融合,涉及“美丽乡村”“乡土情结”“中国梦想”“家国情怀”等热点主题。
【精准立意和拟题】
保护美丽乡村,留住乡土文脉
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在乡村建设中注入家国情怀的底色
让乡村变得更美更好
美丽乡村,装点中国梦
别忘了那片宁静的乡土
把根留住

【佳作赏析】:让城市和乡村互鉴共进
当下,我们在城乡关系的认知上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城市文明优于乡村文明、亦或是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上的误区。由此造成的危害已初现端倪:某些基层干部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异化为片面追求城乡一样化,造成的千村一面的现状已严重影响到城乡间的发展。事实上,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没有优劣搭配,二者并行不悖,应协调统一,互补发展,互鉴共进。【点评:摆出谬误观点和基层误区,提出本文论点,照应标题】
  乡村可为城市提供精神资源。【点评:分论点之一】梭罗在瓦尔登湖每日感受早晨的阳光时,所感悟到的黎明的感觉让他每天都能以新眼光去感悟司空见惯的生活,进而获得新生;作家H投奔乡村,沉浸于完全摒弃雷同和重复的个异性的自然造化之中,沉浸于不会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的山上清风、山间明月这种“造物主之无尽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乡村,以其内生于自然之中,又附身于自然之上的生活模式,不仅给每个身处乡村中的人提供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生存状态,还提供了勤奋务实、怀揣梦想的教育状态,究其本质,是为我们的城市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源泉,避免我们走入过分重视物质资源的误区。【点评:讲道理,摆事实,阐述乡村对城市的精神层面的意义】
  城市可为农村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点评:分论点之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农村要与城市之间协调平衡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已不言而喻。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农村发展面临基础差,底子薄的尴尬境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短短40年之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我们城市已经具备了反哺农村的实力,也符合时代趋势和要求。令人欣喜的是,城市的实际行动令人欣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使之取得的成就令人满意,彰显出了城市对农村的报答与反哺。【点评:理性辩证分析,指出城市对农村的物质保障作用】
  城乡自由游走,享受理想生活。【点评:分论点之三,但不是简单机械的并列,而是在前两段基础上的综合与层进】乡村魅力之所在,于其与自然紧紧相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城市魅力之所在,于其与人类智慧相得益彰,严格精密,人定胜天。我们只有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熏陶、生活体验的交汇,才能使我们在“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物质生活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精神生活之间平衡成长。这也是为何现在每到节假日,城镇居民都逐渐选择去乡村度假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只有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才能够在时代发展洪流中不会迷失自我,记得住乡愁,享受到理想的生活。【点评:将农村与城市相结合,提出“城乡自由游走”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二者理应且完全能够互补发展、互鉴共进,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城乡双轨并行、协调一致,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点评:总结全文,再次回扣标题和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