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带下病

(0)

相关推荐

  • 中医外科学——筋瘤、臁疮、脱疽

    小执医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臁疮创面流水潮红,周围皮肤红肿痒痛,治疗宜用 A.萆薢化毒汤 B.二妙丸和五神汤 C.黄连解毒汤 D.五神汤 E.三妙散 2.脱疽局部缺血期,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脉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胸廓或肺动脉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有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在我国,本病的发病率较高,特别多见于寒 ...

  • 每日一诊065:肺与大肠病辨证(下)

    2021-07-06 每日一诊这系列推文会推送中医诊断学真题,适当之处会提及一些相应的知识点.中医诊断学的内容看似琐碎,一旦理解,则无须死记硬背.因为中诊并不琐碎,中诊也很有条理性的.如能坚持跟随本推 ...

  • 【名家验方】带下病:健脾利湿一定内服,解毒清热只用外洗

    针灸正骨知多少 普及针灸正骨技术知识,为广大中医针灸正骨从业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6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I导读:湿热带下内服外洗,可增加疗效.健脾利湿,重于内服,针对带下以湿为病之本:解毒利 ...

  • 带下病:健脾利湿一定内服,解毒清热只用外洗

    岐黃名家講壇 纯正中医思维.道地中医方法 关注 針推講壇 针灸.艾灸.推拿正骨.拨筋通络 关注 針推精粹 针推名家临床精要. 关注 艾灸999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 关注 ...

  • 妇科口诀心法   中医妇科学总结的笔记

    妇科口诀心法: 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错杂至,肝郁结.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 ...

  • 带下病从痰论治四法

    I导读:多数医家认为湿为带下病主因.殊不知,湿邪久留,亦必凝聚而成痰.若痰浊流注下焦,伤及任带两脉,致使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带下病发矣.本文作者又将痰细分为四类:湿痰.寒痰.热痰.痰瘀,并对应性的采用 ...

  • 叶敦敏《中医妇科学》45集

    平台医学视频连载:急救常识.中医诊断学.针灸学.经络腧穴学(经络穴位).推拿基础学.中药学.经穴健康一点通等视频教学,后期其他教学视频持续更新中. 关注后查看更多文章,获取更多医学前沿知识,我们的宗旨 ...

  • 陶莉莉《中医妇科学》24集

    平台医学视频连载:急救常识.中医诊断学.针灸学.经络腧穴学(经络穴位).推拿基础学.中药学.经穴健康一点通等视频教学,后期其他教学视频持续更新中. 关注后查看更多文章,获取更多医学前沿知识,我们的宗旨 ...

  • 【新提醒】三仁汤临床用于带下病

    某女,28岁,2015年4月22日谷雨初诊.诉带下量多1个月,加重1周.近1个月来带下量增多,曾于西医院检查诊断为『阴道炎』,采用外用西药治疗(用药不详),效果欠佳,反复发作,带下量逐渐增加,遂来就诊 ...

  • 带下病---带下

    一.脾虚型:带下量多,色白,质稠粘,无臭气.全身症状:面色苍白或萎黄,四肢欠温,颜面及足跗浮肿,精神倦怠,纳少或便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濡弱.完带汤或参苓白术散.或渗湿消痰饮加减 二.肾虚型: 1. ...

  • 【针方】带下病的针灸治疗

    编者按:找压痛点.温灸带脉.前后偶次.左右对刺,熟记而后可用,疗效可期. 论带下病的治疗 本病多为湿热下注引起带脉失约,冲任失调,湿浊之液下注而成.伴有腰酸腹痛,带下色白或黄,质稀薄或黏稠量多.临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