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学期黄桥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有答案)
2021年春学期黄桥初中教育集团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
(考试形式:闭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甲】勤劳淳pǔ的华夏儿女,风餐lù宿,一路高歌,奋勇向前。铿锵的话语,声震天地;豪迈的气pò,气冲斗牛;深情的祝福,鼓舞人心。这点燃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奋斗激情,而且吹响了奋进新时代【乙】共筑中国梦的响亮号角。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甲】 。” 【乙】 , B.【甲】 ”。 【乙】 ,
C. 【甲】 。” 【乙】 、 D.【甲】 ”。 【乙】 、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材料中加点字“在”是介词;“了”是助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实现。
B. 材料中加点词语“而且”是连词,起连接作用,表递进关系。
C. 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排比的各项之间在逻辑上没有先后,顺序可颠倒。
D. 加点成语“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陋室铭》《爱莲说》中“铭”“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说,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想。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的史事。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随军采访后写成的一篇通讯,后来人们常用“最可爱的人”来称赞志愿军战士。
D.《黄河颂》中一开始,以“呼告”的修辞,直接称呼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全民阅读率已有所提升,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 ,
, 。
①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A.②④①③ B.③④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
6.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10分,每空1分)
①草树知春不久归, 。 ② ,明月来相照。
③斯是陋室, 。 ④ ,关山度若飞。
⑤乡情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木兰诗》中“ , ”
表达了木兰归乡的急切心情;《春夜洛城闻笛》中“ , ”
体现浓浓的思乡情;《逢入京使》中“ , ”写出
了诗人偶遇使者,泪雨滂沱,思乡之情奔涌而出。
7. 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⑴【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主题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2分)
示例:集孝亲名言 写亲情作文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⑵【国·强盛的国】
根据下面材料,补写对联。(3分)
FAST射电望远镜(习惯称为中国“天眼”)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因病情恶化逝世,享年72岁。他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当客座教授,一天的薪水相当于国内一年。北京天文台需要他,他就回来了,主持完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观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可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是世界射电望远镜中的佼佼者。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看今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作为追梦人的你,想告诉你远方叔叔的今后做法,请写出来。(必须引用一句爱国主题的名人名言,4分)
二、阅读理解(共 59分)
㈠阅读诗歌并完成第8题。(6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②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③无知音赏。
感此④怀故人,终宵劳⑤梦想。
【注】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轩:窗。③恨:遗憾。④感此:有感于此。⑤劳:苦于。
8⑴下列有关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忽”“渐”两字,巧妙地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一快一慢的实际感觉。
B.三、四句描述诗人沐浴后,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享受清凉。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来自身心的快感。
C.“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两句实写诗人取来鸣琴轻弹,因无知音欣赏而心生怨恨。
D. 诗人捕捉生活中的感受,寄情于景,细腻入微,意趣盎然。语言流畅自然,韵味十足。
⑵“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传诵的佳句,请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第9~12题。(18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周敦颐,字茂叔。移①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②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部使者赵抃③惑于谮口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⑤虔州,抃守虔州,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注释】①移,改任。②无及,来不及。③赵抃,人名。④惑于谮口,被一些毁谤的话所迷惑。⑤ 通判,任通判,下文的“守”用法一样。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不蔓不枝( ) ②亭亭净植( )
③语之曰 ( ) ④乃大悟 ( )
(2)与“请为公言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 (《陋室铭》) 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久之,目似瞑 (《狼》) 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郡 守 李 初 平 贤 之
1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3)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12.【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高洁的人格?【乙】文中,周敦颐做了哪些具有“君子”之风的事?(4分)
(三)名著阅读。(14分)
13.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以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作为线索,写了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B.小说描写了残忍霸道的刘四、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心地善良的高妈、不给仆人吃饭的曹太太,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大院子里有两个常常晚回的人:祥子怕进这个大院,更怕往屋里走。二强子呢,近来几乎不大回家来了。他晓得女儿的营业,没脸进那个街门。
D.虎妞与刘四爷决裂后,祥子去了曹家拉包月。开始时,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维持了一段时间,并强烈要求祥子拉车。
E.整篇小说采用纵向结构和多侧面立体式结构相融合,自然地把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和社会的黑暗腐败图错落有致地交织起来。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大杂院里有七八户人家,多数的都住着一间房;一间房里有的住着老少七八户。这些人有的拉车,有的作小买卖,有的当巡警,有的当仆人。各人有各人的事,谁也没个空闲,连小孩子们也都提着小筐,早晨去打粥,下午去拾煤核。只有那顶小的孩子才把屁股冻得通红的在院里玩耍或打架。炉灰尘土脏水就都倒在院中,没人顾得去打扫,院子当中间儿冻满了冰,大孩子拾煤核回来拿这当作冰场,嚷闹着打冰出溜玩。顶苦的是那些老人与妇女。老人们无衣无食,躺在冰凉的炕上,干等着年轻的挣来一点钱,好喝碗粥,年轻卖力气的也许挣得来钱,也许空手回来,回来还要发脾气,找着缝儿吵嘴。老人们空着肚子得拿眼泪当作水,咽到肚中去。那些妇人们,既得顾着老的,又得顾着小的,还得敷衍年轻挣钱的男人。她们怀着孕也得照常操作,只吃着窝窝头与白薯粥;不,不但要照常工作,还得去打粥,兜揽些活计——幸而老少都吃饱了躺下,她们得抱着个小煤油灯给人家洗作,缝缝补补。屋子是那么小,墙是那么破,冷风从这面的墙缝钻进来,一直的从那面出去,把所有的一点暖气都带了走。
……
就是在个这样的杂院里,虎妞觉得很得意。她是唯一的有吃有穿,不用着急,而且可以走走逛逛的人。她高扬着脸,出来进去,既觉出自己的优越,并且怕别人沾惹她,她不理那群苦人。……
(1)大杂院里住着些什么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2)虎妞为什么会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大杂院里? (2分)
(3)品读选文中划线句,你会发现这些语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分)
(4)选文出自《骆驼祥子》,题目主要包括了哪些含义?(3分)
(四)阅读丘脊梁《街边剃头匠》文,完成第15~18题。(21分)
①在我们院子外小街拐弯的街边,有一副剃头担子,推主似乎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乡下人。我日日打他摊前经过,却从没正眼注意过他,因为我觉得这种人跟我的生活实在没什么牵连,要理发,外面美容美发店多如牛毛,再怎么样,我也不可能光顾这种给民工们方便的地方的。
②有一天我却想起了他。事情的起因是儿子半岁时要剃一个胎头。那天母亲、妻子和我抱着孩子下楼,找了好几家理发店,一见那些年轻的小姐,母亲便叫嚷着换地方。理发(或者说是美发)的小姐看了孩子头上勃勃跳动的脑门,也吓着说:“还是找个年纪大点的师傅吧,这活我从来没做过。”后来我们便找到全城最大的一家理发店,店前悬着一条广告——“热烈欢迎香港进修归来的国际美发大师阿苗先生来我店执剪”。我心头一喜,想,这么大规模,这么上档次的理发店,又有国际大师执业,还会剃不了一个胎头?进去,果然热情。我对老板说:“要那个香港的大师来吧。”一会,那个叫阿苗还是阿猫的大师就来了。披着染得通红的长发,穿着女人的汗衫,二十多岁的样子,风度得很。母亲一见就不高兴。我笑着说:“孩子想剃一个胎头。”大师斜眼看了ー下孩子,眉头一皱。精明的女老板马上賠着笑说:“阿苗先生的意思是,剃胎头算一件大喜事,价格要贵点。”我说:“要多少?”女老板说:“就算一百八十元吧,好数字。”我心里一震,真黑!但转念一想,孩子出生第一次剃头,贵点就贵点,便说:“好吧,只要剃得好,钱不要紧。”阿苗先生便不情愿地摆弄了一会剪子、剃刀,然后拿起电剪说:“抱过来坐好。”母亲看到他拿着一个嗡嗡叫的家伙,忙喊:“你那玩意怎能给这么小的孩子剃头!不小心震着他怎么办?”我和妻也不同意。阿苗说:“那就没办法了。”母亲气得抱起孩子便走。我心想,这只怕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大师,也赶紧出来。站到街上,我们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我的脑中忽然想起边那副乡土的剃头担子。
③老远我就看到那个剃头匠守着摊子在发呆,见我过来,他忙起身招揽生意。他起身时幅度很大地趔趄了一下腰,我知道这是一个跛子。他笑脸相迎说:“先生要剃头?”我哧地笑了一下,心想,像我这样有身份又爱时髦的年轻人,怎会到你这破地方来理发呢?我指指跟在身后几米处的母亲抱着的孩子说:“能剃胎头?”他哈哈一笑,边准备家伙边说:“十六岁出师,剃过的胎头只怕上千了哟!”我忙高兴地招手要母亲她们快来。坐好后,他熟练地拿着雪亮的刀,五指叉开轻轻接住孩子的头,一面飞快地挥动,一面夸孩子长得胖,长得好。挥洒自如中,十分钟不到他就完事了。孩子的头发剃得一根不剩,却没落一根到衣服里。我发自内心地赞赏他手艺好。他呵呵笑着很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我说:“师傅辛苦了,要多少钱?”他伸出两根指头说:“两元钱。”我怎么也想不到人家要收180元的生意他只会要两元,忙拿出10元钱给他,连一向吝啬的母亲也说不用找了。但他却坚决要找,见我硬是不要,他便收好钱说:“先生的头发也不短了,要不我再给你也剃个头?”我心里有些犹豫,但考虑到他手艺不错,如果不理,他收了钱心里会不好过的,便同意理个平头。他愉快地给我围好围兜,左看右看,然后用推子很用心地理起来。理完,我起身要走,他却接住我说:“不急不急,还没完呢。”之后又给我做了差不多二十分钟的全身推拿。他推拿的水平极高,那每一下捏拿,都恰到好处,让人畅快无比。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理发竟然是如此惬意和美好的事情。
④第二天上班,同事们见了我都问这么漂亮的头发是在哪里做的,花了几十元钱?我笑而不答。后来一位爱帅的年轻同事,一再央求我带他也去理一个,我推不掉,便带他去了。谁知他看了那副乡土的行头和乡气的师傅,直骂我开什么国际玩笑,我一再认真地说是真的在这里理的,剃头匠也证明不假,他才信了,但他却没有坐下理发,而是转身走了,走时,看我的眼神都有些异样。
⑤以后,我仍日日走过那个剃头摊,但我再也没到这里理过发了,除了偶尔看到几个民エ样的人在剃头,摊子生意一直冷冷清清。尽管我知道,他是一位处在民间的真正的大师。每每摸着孩子的头,我便会想起他,我便会惭愧起来,但也仅仅是想想而已。其实,走下楼,过去几步也就到了,但我却做不到! (有删改)
15.“我”对街边剃头匠的态度、情感,随着情节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其变化过程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来填空。(6分)
从没正眼注意过—— —— ——心里有些犹豫——
——怕丢面子,不好意思说
16.本文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试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是如何描绘人物形象的。(5分)
⑴大师斜眼看了一下孩子,眉头一皱。(2分)
⑵他熟练地拿着雪亮的剃刀,五指叉开轻轻按住孩子的头,一面飞快地挥动,一面夸孩子长得胖,长得好。挥洒自如中,十分钟不到他就完事了。孩子的头发剃得一根不剩,却没落一根到衣服里。(3分)
17.文题为“街边剃头匠”,主要人物也是剃头匠,可为什么第②段作者又不惜笔墨地写
那个“阿苗先生”呢?(4分)
18.结合第⑤段中划线句和链接材料,谈谈两文在情感上相同点,以及产生的原因。(6分)
【链接材料】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
四、作文(60分)
19.英雄,是时代星空中耀眼的星。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有像钟南山、张定宇、陈薇为代表的一大批医务英雄;在与印度边境冲突中,有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的陈红军、陈祥荣,肖思远、王焯冉的边防战士;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名英雄,他们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请以《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要求:
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③不少于 600 字。
④书写工整规范。(4分)
参考答案
1.朴、露、饶、魄(4分)
2.C(2分)
3.C(2分,有先后,不能颠倒顺序)
4.B(2分,编年体,到“五代”)
5.D(2分)
6.①百般红紫斗芳菲 ②深林人不知
③惟吾德馨 ④万里赴戎机
⑤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每空一分,10分)
7.(1)示例:忆点滴关爱 送温馨祝福 等(2分)
(2)示例:南仁东(1分)殚精竭虑(赤胆忠心,1分)“天眼”写传奇(1分,展风采、竟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3)人称(1分),具体的做法(1分),爱国名言(1分,错字扣1分),语气(1分)。
8.(1)C(2分,“欲”是想要的意思,是虚写,不是“怨恨”,是“遗憾”)
(2)从嗅、听觉(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1分,答拟人0.5分)写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悦耳(1分),营造出清静安谧之境,(1分)写出诗人夏夜乘凉的快意(1分)
可以从炼字角度,送字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地写出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2分); 滴字既准确写出竹露滴在池面清脆的声响,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寥。(2分)
9.(1)①生藤蔓 ②竖立 ③告诉 ④明白、醒悟(一个1分,4分)
(2)D(2分,例句代词,A宾语前置,B主谓间 ,C音节助词)
10. 郡 守 李 初 平/ 贤 /之(2分)
11.(1)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才算是了解你了。”(几、失、乃、知,0.5分)
(2)(染、濯、妖、而各0.5分)
(3)(主语、但、熟、尔各0.5分)
12.托物言志(2分)
政绩尤其显著、主动教郡守读书、坦然面对上级的误解(2点即可,2分)
【译文】
(周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郡守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他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做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
13.B、D(4分,选对1个2分)
14.(1)拉车的,作小买卖的,当巡警的,当仆人的。(0.5分1个,2分)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1分)。
(2)虎妞嫁给了祥子(1分),刘四爷认为丢了他的人,便卖掉了车行,弃虎妞而去,虎妞没有了经济来源,(1分)便只能租住在破落的大杂院里。
(3)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保留了北京口语的原汁原味,有浓浓的“京味儿”(答到“北京市民的口语”“京味儿”即可,2分)。
(4)点明了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概括了小说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由来,揭示了祥子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1点1分)
15. 哧地笑了一下
他发自内心地赞赏
畅快无比,如此惬意和美好(1点2分,共6分)
16.(1)通过对大师神态描写(1分)现了他对剃胎头缺乏自信,但又不愿表现出来的心理。(1分)
(2)通过动作描写(1分)、正侧面描写结合(1分),“一根不剩”“没落一根”从侧面表现了街边剃头匠技术的娴熟高超。(1分)
17.为了和街边剃头匠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讽刺了阿苗大师这样有名无实的人。(1分)突出街边剃头匠的性格朴实、品德高尚(1分),为下文对他的惭愧埋下伏笔(1分)。
18.都有愧疚、惭愧的感情。(2分)
本文写了是给孩子剃胎头的小事,无论是技艺还是德行,剃头匠都令人赞服(1分)。但因了他的廉价和简朴,(我的虚荣和清高,存有世俗偏见),我与他侧目而过,不再光顾,所以愧疚。(1分)
链接材料中,作者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作者却没有意识到仅以金钱回报,(1分)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1分)
(理解之二:作者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未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让老王始终觉得欠了作者一家的情。最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自己不是感激地收下,而是又拿钱回赠老王,这样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2分)
19.作文,参考中考标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