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绿林碌架床

有日与叔通电话,说到书房时,叔说,到时再给书房起个斋号。我告诉他,雨初堂是非常好的斋号,不需再起斋号了。

雨初堂是叔三年前起的斋号,刚开始是“雨初书屋”。刻斋号时发现,“屋”字的“至”字刻篆刻像个“凶”字。打电话给叔,他想了会说,那叫雨初堂吧。

前年五月初,在好友连春的如莲书舍喝茶,连春那天有了写字的雅兴,到书桌写了几幅字。趁着他写得起兴,求得一幅“雨初堂”斋号。这斋号很小,笔墨高古朴趣,心里喜欢得不得了。

读姜德明的《书边集》,其中《鲁迅的室名》记述了鲁迅曾经用过的一个书屋名。文章写道:鲁迅编完《华盖集》写题记的时候正式用了“绿林书屋”。

姜德明说,鲁迅支持学生运动,得罪了当时的“正人君子”们,得了“学匪”的称号。“匪”住的屋当然是“强盗”的窝,强盗就是绿林好汉,因此鲁迅取“绿林书屋”室号。

自己对吃住不怎么讲究,近些年来,就更加不讲究了。住处吗,有一个可以读书的地方即好。

小城旧居原先读书的小屋,这两年来,买的书多了堆成小山,还有璁儿的奶瓶奶罐等等都在小屋安放,还有茶叶茶罐,满满的一屋。读书就只能挤在靠西窗的下面。这个位置也不能长久,美姐和儿媳妇冲奶粉要用,只好到客厅。

七弟喜欢喝酒,经常夜归,担心打扰侄儿们休息。他买了一张碌架床,摆在二楼主卧旁边的房间,喝了酒回来就睡碌架床。

今年,七弟除夕晚吃了年饭就回珠海了。这房间就归我了,夜读晨读都在这里。虽是木床,半躺着但读书,却十分舒服。

忽然想到给这碌架床起个名:绿林碌架床。

辛丑年正月二十日,记于小城绿林碌架床。

(0)

相关推荐

  • 跟着课本游鲁迅故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真的那么好玩吗?

    我到鲁迅故里是在端午节前几天.细雨如丝,密密地飘在脸上,带来丝丝的凉意.雨中的鲁镇静立着,一如沉思的鲁迅,步行街尽头的柳树在雨中一片迷蒙,让这个文化小镇多了一份诗意. 曾经,我们陶醉于那片碧绿的菜畦,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鲁迅的宅子配置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要说谁的文章最好,那有得辩了,要说谁最"狂",鲁迅当仁不让.就因为他文章"狂",讲话"狠",针砭时事一针见血而成为文学界 ...

  • 从胡同里走出的文学革命主将

    自1912年进京,鲁迅在北京先后住过四个地方,分别是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新街口的八道湾11号.砖塔胡同61号和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鲁迅"这个笔名就是居京期间开始使用的. ...

  • 钱振文:鲁迅的“秘密窝”及“那间灰棚”

    人们对作家书房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因为每个作家的书房都是一个隐秘空间,包含着一个作家的全部秘密.不管是豪华还是简陋,每一个作家的书房都是他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巢穴.作家书房很像是戏剧演出的后台,也像是生产 ...

  • 【随笔杂记】小城读书郎

    三月份里,永忠告诉我,南门头小学准备筹办一间读书吧,供学生和村民阅读,叔打算让我捐赠一批书籍. 后来,叔也跟我提起捐书这件事.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与永忠.华哥等人在高涧村旧址喝茶时,华哥是南村村委会的 ...

  • 【随笔杂记】城北的凤凰花

    雨霖岳母家后面的树,景乐拍 七十年代初,舅公是村里的生产队长. 记得奶奶讲过舅公的一个故事,有年农忙时期,舅公经常犁田耙田,裤筒卷到小腿位置.舅公每天在水田里劳作,这卷起的裤筒湿了干,干了湿,一穿就是 ...

  • 【随笔杂记】与老树相遇

    上周跟永忠打侧边鼓,我的意思是打算在周六或周日再骑一场长途. 永忠说:周六要上班,周日滨海收藏协会有一场会员交流日活动.周日有空吧?要不你也参加活动吧.叔也回来. 周六晚十点半左右,叔打了两个电话给我 ...

  •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随笔杂记】立夏花开

  • 【随笔杂记】山水之间有清契

    今日立夏 四月里第二次去活竹村,在离村不远的下坡路旁边的石头,碰到有个老者在凿字,当时凿成的字是:出入文明.下句大家猜是"欢迎再来." 昨天,海哥在"三七"骑行 ...

  •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随笔杂记】生活,有细节才像生活

  • 【随笔杂记】母亲三两事

    母亲这个习惯,记不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兄弟姐妹们出门,母亲都会发红包买水. 记得小时候,每回到小镇玩,母亲除了给买东西的钱外,还要把一毛钱放进我另外一个口袋嘱咐我:这是救命钱,不到万一不要用. ...

  • 【随笔杂记】南山庐的真柏小盆景

    题记:去南山庐喝茶,写几段文字以作记录.等璁儿长大了,他读到这些文字,就会知道爷爷带他去过哪里,跟谁在一起. 图片来自南山庐 初夏夜,南山庐里两道茶,一道龙井,香郁味醇,齿颊生香.一道普洱熟茶,茶香浓 ...

  • 【随笔杂记】暮春南山庐雅聚

    上午打电话问叔是否还在小城,还是回茂名.叔说他还在小城,他让我告诉永忠,中午回南村永忠家吃饭. 永忠昨夜三点才从广西回来,我告诉他叔中午准备回他家吃蚝粥. 三和猪杂的猪杂汤,叔最喜欢. 三和猪杂在府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