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诸侯王是缺乏政治智慧吗?他为什么不把关中封给自己?

秦朝灭亡后,诸侯联军统帅项羽效仿周朝旧制,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并将天下三十六郡分封给十八位诸侯王。后世有不少人认为项羽没有趁此良机一统天下,却重启本应被时代抛弃的分封制,这是缺乏政治智慧的表现,也为他自己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那么问题来了,项羽分封诸侯王真是一项愚蠢的决定吗?其实不然。

项羽率四十万诸侯联军进入咸阳时,他在名义上是联军统帅,但联军的实际控制权分散掌握在各路大大小小的诸侯手中,项羽自己的亲军部队仅五万余人。

项羽是“战神”级别的人物,而且他手下的楚军战斗力也远胜其他军队。如果是五万打十万,那对项羽来说应该不在话下。可是要想凭这五万人镇住诸侯们的数十万兵马,那显然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此,项羽将秦朝天下这块大“蛋糕”分给各路诸侯,他自己拿走其中最大一块是最实际的做法。凭项羽的实力,等把大家拆散后再择机各个击破是更容易完成的目标。

不过话又说回来,项羽分封诸侯王虽然不能算缺乏政治智慧,但在分封过程中他还是犯了一些重大失误,后来他兵败乌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这次分封失误造成的。

首先,项羽把自己最大的对手刘邦分封到了当时还是穷山恶水的巴蜀之地,此举本来也算明智。可事后他却又将巴蜀连通关中地区的锁钥门户汉中也一并给了刘邦。这就相当于把战略主动权拱手交到了刘邦手中。后来刘邦之所以能轻松实现暗渡陈仓奇袭,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分封诸侯过程中存在一些分配不公问题导致与诸侯结怨。比如在推翻秦朝过程中没有立下战功的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被封为雍王、塞王、翟王,由他们统治关中地区。而原齐国王室后裔田荣、反秦义军重要首领陈馀、山东游击武装首领彭越等人,或是分封地位不及预期,或是干脆就没有分封。因此田荣、陈馀、彭越这些人自然视项羽为仇家。

除了分封过程中所犯的失误外,许多人认为项羽放弃关中,把自己封地选在远离政治中心的东部地区也是一大败笔。那么项羽为什么不把关中封给自己呢?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古代那些政权对国家的掌控力并不强,他们统治国家或部分地区依靠的就是自己身边的贵族集团势力,如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隋唐时期的关陇集团。项羽虽然完全可以将有“被山带河”、“四塞之国”美誉的关中地区分封给自己,可他的势力根基在东部的楚地。当时局势尚处动荡不安,项羽选择回到东部根据地,稳定自己的基本盘其实并不算什么战略失误。只是后来项羽失败了,所以他放弃关中被看成了是短视行为。倘若项羽成功,那他衣锦还乡,定都彭城又会被后世解读为高明的战略大转移。所以很多历史人物或事件并不是先有过程才有结果,而是有了结果后再被套上各种成功或失败的过程,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0)

相关推荐

  • 高帝纪(五)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项羽为何能打赢巨鹿之战,答案在兵法里面

    说起巨鹿之战可能很多人会想起"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惊叹项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敢与果决,不愧是有霸王之气.不过呢我认为巨鹿之战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并非只是项羽个人很厉害的逆袭之战,而是 ...

  • 鸿门宴的事其实没那么复杂

    文 / 子玉 当项羽载着"巨鹿之战"的荣誉,挟楚军胜利之威武走到函谷关时,意外出现了,刘邦的人不让他进. 堂堂诸侯上将军的骄傲直接被扔在了地上,就差用脚踩了. 对于先入咸阳城的刘邦 ...

  • 项羽灭掉秦国后,为何不顺势称帝建国,反而去分封十八路诸侯?

    咱们印象中,古代军阀打来打去,为的都是天下至尊的皇帝宝座,比如曹操.刘备.孙权.哪怕是揭竿而起的义军,最终目标也是取代前朝君临天下,比如李自成.洪秀全等,成不成功另说,意思是很明白的. 设想一下,假如 ...

  • 秦军最后的骄傲,投降了项羽

    文 / 子玉 章邯的一生是无奈的一生. 公元前209年,因为戍卒陈胜在大泽乡划了一根火柴,天下的格局被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变了. 其中就包括秦国的少府章邯. 作为九卿之一的高官,如果按照正常 ...

  • 项羽分封18个诸侯王,为何都不帮项羽?追根溯源看分封就懂了

    首先,开宗明义说下所谓的项羽"分封诸侯"到底是咋回事. 在常人被历史误导的认知中,这分封诸侯,无疑是项羽凭借巨鹿之战大胜的威风,对手下人进行封赏的结果. 换个说法是,项羽用巨大的威 ...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一系列操作,体现一代君王高超的政治智慧

    魏徴宣慰山东尚未成行,却从幽州方面传来了庐江王李瑷反叛的消息.李瑗是高祖李渊的堂弟,李世民的堂叔,数年前,高祖任命他为幽州大都督. 李建成旧党谋叛 李建成在与李世民激烈争斗的过程中,不仅在朝廷和京师拉 ...

  • 从这则著名诏书看汉文帝处理棘手难题时的政治智慧

    插画:林蓉 全文字数:2080 字 预计阅读时间:5 分钟 西汉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针对水旱灾害造成的瘟疫疾病和粮食短缺问题,汉文帝颁布了<议佐百姓诏>,从自身.百官.百姓等方 ...

  • 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都有谁?

    巨鹿之战是项羽和秦军在巨鹿进行了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巨鹿之战结束后,项羽分封了18路诸侯,他们都是谁? 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 ...

  • 英拉之“逃”是万全之策?英拉逃亡背后的政治智慧

    泰国是在现代化开启后发动军事政治变革次数最多的国家.王室和议会反对派长期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所以身为泰国政府首脑的总理常常权力受限,无法在事业上大展拳脚. 流亡迪拜的他信与其妹妹英拉都是泰国政体下的 ...

  • 政治智慧往往不可言传,须自行意会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元光4年 前131年 弘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于是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大说之,一岁中迁至左内史. [ ...

  • 项羽分封出那么多诸侯,为何他们都不肯替项羽出力?

    项羽分封了那么多诸侯,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替项羽卖命?原因在这里 项羽在消灭掉秦军的主力后,入主中原地区.此时的他要为大家切分蛋糕,但就在这个问题上,他犯了非常知名的错误,那就是分封诸侯.在分封诸侯的时候 ...

  • 岳飞缺乏政治头脑 高宗非常厌恶

    高宗赵构其实虽然害怕大金消灭了南宋,但是也很害怕岳飞等将领势力如果太大的话,那么肯定会影响皇权的.所以在岳飞在打败金兀术之后立马命令他撤回,不然到时候功高盖主,自己不是要退位了. 秦桧也正是摸透高宗这 ...

  • 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同治元年(1862),曾国荃率兵水陆并进包围了南京.可不想,南京城内太平军战力并不弱,曾国荃包围南京两年未取得实际战果,直到同治三年(1864),才攻克了钟山上的太平军大营.此时,朝廷认为这是攻取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