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小牛电动CEO李彦:上市后压力更大 将重点发力欧洲市场

雷帝网 雷建平 12月4日报道

小牛电动Lifestyle周边产品今日发布。骑行周边、文化周边延续小牛电动时尚潮流的设计理念,打造小牛电动的Lifestyle品牌,这是小牛电动车的全新产品线。

这是小牛电动上市后首次发布会,小牛电动CEO李彦、研发副总裁胡依林、设计副总裁刘传凯、CFO张鹏等核心高管出席,并与雷帝网等媒体展开交流。

李彦接受雷帝网提问时表示,上市对增强小牛电动的品牌力非常有帮助,成为上市公司不仅让小牛电动更自信,也给欧洲的合作伙伴、经销商、开店加盟商、消费者都打了一针强心针。

比如,小牛电动车出海并不容易,在欧洲可能一台要卖2500-3000欧元,在欧洲开一个体验店也要投超过10万欧元,如果没有上市,小牛电动很难打动这些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欧洲已经是小牛电动在海外最重要的市场,小牛电动还在法国卢浮宫开过发布会。随着公司上市,小牛电动会大力发展欧洲市场,当然,也在东南亚、拉美等国家开拓市场。

李彦还说,上市当天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小牛研发副总裁胡依林都激动得差点忘记敲钟,但激动归激动,激动完毕后立马就面对现实,上市后外界对小牛电动的期待也更大。

今年以来受大环境影响,很多上市企业股价出现大跌,小牛电动股价也承压。

小牛CFO张鹏说,一个公司能完成在美股上市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小牛电动今年发布了三款产品,明年同样会保持这样的速度,甚至是更快的速度。

“我们相信我们做到这一点后,我们就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公司股价表现也会非常不错。”

以下是小牛电动管理层群访环节(雷帝网精编处理):

提问:小牛电动上市之后,管理层的心理状况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李彦:如果说上市当天不激动那是骗你的,那天敲钟,胡依林总光记得数数,都忘了按大屏的键,还是我抓着他的手去按的,这个事差一点就忘了,也是因为太激动了。

每次激动的时候大家就会忘事,但激动完之后立马就面对现实,虽然我们从资本市场拿到了更多钱,这个钱能帮助未来打仗,但上市只是一个阶段性成功。

我们业务还是要一步一步去做,而且我们的增长压力没有更小,反而更大了。

所以,不能说叫加速增长,但不管是用户还是股东、公开市场对我们的期望,都变大的,让我们觉得上市真的只是很重要的一步。

小牛从商业模式、管理能力上能实现盈利

提问:小牛电动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490万元,但毛利率环比有所下降,原因是什么,如何实现全面盈利?

张鹏:我们三季度毛利率是12.4%,对比上半年的14.3%有所下降,但是,如果我们对比去年同期8.8%还是有所提升的。

为什么环比有所下降,首先我们意识到的一点是小牛电动所处的这个两轮车行业,销售有一定的季节性,从季节性上来说,三季度是国内产品销售的旺季,是海外产品销售的淡季。

小牛电动很重要的一块毛利是来自于海外产品的,海外产品在上半年收入占比大概在13%左右,在三季度的占比在5%左右,四季度会回到9%、10%这样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里面。

季节性的变化,导致了三季度海外销量下降,导致了毛利受一点影响,这个是季节性的因素。

其二,我们的毛利也受到了我们的新产品发布节奏的影响,今年很多新产品发布是在6月底,就是我们巴黎发布会的那次,包括NGT,包括M+,以及我们在8月底发布的UM这个系列,我们在发布新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倾向的给到最早买的这批用户一个折扣。

比如说M+在发布时给了很多大礼包,给了很多比较低的价格,UM那款车也给了非常多的折扣,因为这个临时性的折扣,影响三季度短期的毛利。

随着四季度回到正常的销售水平上,海外的销量提升上来,产品也回到比较正常的水平。

比如说U系列的产品在8月份进行了提价,M+产品促销之后也恢复到正常价格水平,对四季度的毛利会有正向的影响。

小牛电动净利润情况

从盈利能力上来说,小牛在三季度剔除了股权激励成本之后,盈利了490万,接近500万,这对一个创业4年多的公司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也通过三季报证明了小牛从商业模式、管理能力上能够实现盈利,我们也在正确的道路上。

从明年来看,我们的销量将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提升。

其二,随着中国锂电池产业的大发展,锂电池成本会逐渐下降,这对我们的毛利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其三,我们在海外的市场上(尤其是欧洲市场才刚刚开始,明年的发展前景非常大),那一块市场对于我们来说,能带来非常多的利润。

综合起来看,我们在通往盈利的路上,而且非常接近盈利的水平。

会重点发力欧洲市场

提问:小牛在全球化战略布局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

李彦:目前中国大部分会有铅酸往锂电的转型,一年大概2700到3000万辆,全球大概有超过6000万辆的两轮摩托车,基本上都是烧油的,铅酸在全球基本没有。

可能东南亚少数还有一些,但像欧洲认为铅酸不环保,根本不给你进。

这6000多万辆的摩托车,也像四轮车这样,因为四轮车也是总汽油向锂电转型。这个转型的速度欧洲转的稍微快一些,导致我们现在主要的布局在欧洲比较多,从瑞典到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有布局,并且今年已经在欧洲有一些品牌体验店了。

这个和中国的品牌体验店一样。就是小牛电动专卖店已经开起来了,而且效果都不错。我们觉得在欧洲很好的一个方向。

大家有时候会问到为什么上市这些问题,上市对我们的品牌非常有帮助。

成为上市公司不止是让我们自己更有信心,对欧洲的合作伙伴、每个国家的经销商、开店加盟商、消费者都打了一针强心针。

比如,我们一台车在欧洲那边卖2500-3000欧元之间,有时候消费者3500欧元买一台车,过两天一听说是中国创业企业,过两天这个企业又倒了,这钱不就白砸了吗?

开一家小牛电动体验店动辄也得投入10几万欧元进去。如果没有上市,小牛电动很难说服用户,再退一步讲,中国品牌出海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过去看每个品牌都在努力做,现在华为、海尔、大疆都出去了,也有很多中国熟知的消费品牌没有出去,包括汽车品牌。

我当时招海外人的时候,都挖不到人,你想找一个中国品牌出海做得好的企业很少、很难。

我们觉得我们的产品独特性和科技领先性,给了我们这一个机会,我们团队也在检讨,真的是有机会做成全球影响力第一的品牌,这个机会不能浪费掉。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会大力发展欧洲市场,我们也会有东南亚布局,但我们没有进印度市场,东南亚几个国家加到一起,一年将近两千三四百万辆。

印度也是两千三四百万辆摩托车,他们也是油转电的方向。

现在在东南亚我们也布了几个点,开了一两家店,我们也在持续关注这两个市场,还有拉美、美国也有一些谈判,甚至在墨西哥、智利这些国家已经进驻,基本还是整体全球化思路。

企业看的更多是长期价值

提问:今年国内企业有一波到海外上市的浪潮,但目前的股价表现都不如预期,小牛会做哪些努力赢得资本市场对我们的认可?

张鹏:我首先说一点,一个公司能完成在美股上市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除了上市过程中要经过律师、投行、审计事、证监会各层的尽调之外,还要经过美国投资者的法眼。

美国投资者是非常成熟的,他们不是看看分析师的报告,听一个公司讲一个故事,听一些小道消息就去投一个公司了,他们会做非常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于行业的一些研究。

在小牛这个案例上,我们在上市之前做过试水,和一些投资者进行了沟通,按照美国SEC的要求,很多对我们感兴趣的人,就会跑到门店里面自己做调研。

感受一下这个门店好不好,会找我们的用户做客户问卷,问问客户对我们的反馈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甚至会找到其他竞争对手,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做非常多的调研。在这么充分的调研情况下,他才决定在上市过程中买你的股票还是不买你的股票。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任何一个完成美股上市的公司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二,为什么小牛更不容易?过去10年来看(2008-2017年),有126个中国公司在美股上市。

这126个公司,很多是平台化的公司,可能是内容平台、电商平台,可能是做一些数据的。也有一些做服务的公司,比如说去年是一波教育公司上市。

但是中国最为骄傲的是什么?我们是全世界的制造工厂,哪儿都能看到中国制造,但是中国制造的企业跑到海外上市的好像并不多。

从这一点上来说,小牛制造出这一款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以一个中国新制造的身份走到国际舞台上,在美国实现上市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股价会波动,短期内都会有比较多的波动,但我们相信一个企业看的更多的是长期价值。

作为小牛,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第一,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每年都以非常快速的增长为客户提供更多产品,把我们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第二,我们要让投资者看到我们的盈利能力在逐渐提升,这很重要。

第三,让投资者看到我们有足够的研发能力,让公司成为非常大规模、体量非常大的公司,这个是我们未来几年专注的东西。

我们今年发布了三款产品,明年同样会保持这样的速度,甚至是更快的速度,从海外市场扩张上,我们已经覆盖了全球25个国家,以这个速度我们也会逐渐扩张。

我们相信我们做到这一点后,我们就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公司股价表现也会非常不错。

70%用户年龄在25-38岁之间

提问:小牛的用户画像有没有一个精准的描述?小牛电动车是不是一个玩具类的产品?

胡依林:我们每年都在做用户本身身份认同、生活状态的统计,基本上我们70%的用户年龄在25-38岁之间(就是整个驱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力年轻化人群),是对于产品的风格、生活的方式有追求的一群人。

小牛用户平均当天出行总公里数在20公里左右,每个月平均出行里程在300-350公里。

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玩具,每个单次出行的距离大概在5-10公里之间,这是他们的主要出行交通工具。

反过来去看的话,其实有两个波峰和波谷:

第一,用户周一到周五骑得很多,可能周末骑得就比较少。

第二,周一到周五骑得比较少,但是周末会骑的很多。

就像我们创办这家公司的初衷一样,我们是为了改变城市出行、加快在城市里从A到B的速度,及每天看到的堵车、心烦的情况,这是我们大概的用户画像。

基本上是城市年轻人,有理想、有追求的、在奋斗的一批社会中坚力量,而且是每天的交通工具,而不是很多人理解成玩具类的产品。

涨价主要是因产品增加新功能

提问:今明两年经济形势可能不是很好,小牛电动车会有涨价问题,未来价格方面有何预期?

李彦:我们每年调价、涨价不是硬涨价,我们没有硬涨价,有时候是通过产品升级调价,有时候的调价是我们在产品上出现了新的功能。

今年U的调价是因为把电池续航里程加长了。当时我们的用户反映U的基础款续航,电池容量和电机有一点点不匹配,有一点错位,所以导致我们最后把都市版的电池升了一级。

升到动力版上了,把青春版的电池升到都市版上了,这样来进行涨价。所以,你可以理解为这个涨价是换了产品、配置。

胡依林:手机行业变化很快,每年都出一个新品,都出一个加S的,或者下一代产品,其实大的功能是没有变化的,但会有价格调整,因为把新的技术、体验待到这个产品里面了。

我们每一个新品上市时,尽量会给到用户很大的折扣,因为从小牛创办第一天开始,我们都很感谢这些对我们很好的早期用户。

我们希望这些用户能够第一时间有一个更大的折扣,体验到我们的新产品,慢慢的我们的产品会回到正常的定价策略。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为头条签约作者,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