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基础知识:紫微垣与北斗七星

(0)

相关推荐

  • 大凶or大吉?占星术到底灵不灵?

    大凶or大吉?占星术到底灵不灵?

  • 畅游《星空帝国》,寻找失落的中国星象

    首部系统整理中国星座的图像式观星指南,首创以中国星官图像为内容的星图长卷,一部曾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第九届吴大猷科学普及佳作奖的经典佳作.科学与文化并举,<星空帝国>全新呈现" ...

  • 想学怎么夜观星象吗?这份秘籍快收好(二)

    作者:灵椿八千 高山流水 谢导秀 - 碧涧流泉-中国音乐大系器乐篇-古琴 天(二) 说完了斡维,接着下句是这样的"八柱何当,东南何亏?"这一句简单的理解,是八根天柱在哪里?东南为何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太微垣与天市垣

    [太微垣] 太微垣是三垣之上垣,是天子之庭,天宫的官署所在,共有二十个星座. <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太微,三光之廷.<集解>:"孟康曰 :' ...

  • 古代天文:紫微垣与北斗七星

    三垣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古人将北极星周围邻近的星座,用想象的线条联系为三个星空区,各区都以东西两藩的星绕成墙垣形式,故取名为三垣,作为天宫中天帝的官署.&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十二次与岁星纪年

    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和四时节气的变化,把黄道.赤道带天区自西向东划为十二等分,叫做十二次.次是"星之躔舍"的意思.躔是运行,舍是停留,大意是指天体运行的轨迹.<礼记·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七政

            "天文"一词,在我国古籍中很早就已出现.       <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易系辞传>:& ...

  •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四象

    古人认为恒星虽然"东升西落",但彼此之间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它们在天球上所构成的星图就没有变化.于是经过长期观测,选择天球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恒星作为坐标,观测日.月.五星的运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二十四节气

    一.释义 (一)名词解释 气候,是指节气和候应各取一字组成的概括天气状况的名词.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节气和物候互相参照的完整记 ...

  • 古天文基础知识

    二十四节气图 总结了一些在学习经典过程中,查找的古天文基础知识. 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基础就变得不好理解. 要是能提前了解这些,学习之路应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干支纪年 天干:甲.乙.丙.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纪月

    古人以黄道十二辰与十二月相配,称作月建.建,过去指北斗当中的星名.       <汉书·律历志>:"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       <礼·月令>: ...

  • 古代历法基础知识——干支纪日与纪时

    干支纪日至少在商朝就已出现,现存甲骨文有大量记载.目前我国连续不间断且无错乱使用干支纪日的记录,是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有2600多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