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inelli反应

在酸催化下,醛,β-酮酯和脲一锅法合成二氢嘧啶酮的反应。此反应属于多组分合成反应【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MCRs)】。产物二氢嘧啶酮也被成为Biginelli化合物,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医药中间体。此反应是由P. Biginelli在1893年率先报道,他利用芳香醛,脲和乙酰乙酸乙酯,在HCl催化下,在乙醇中回流一锅法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 (DHPMs)。
反应特点:一、此反应通常以醇为溶剂,少量酸催化下反应;二、很多Lewis 酸和Brönsted酸可以作为催化剂:HCl, H2SO4, TsOH, TMSI, LiBr, InBr3, BF3·OEt2, FeCl3,  Yb(OTf)3, Bi(OTf)3,  VCl3,PPE;三、各种三组分底物都可以进行此反应;四;脂肪,芳香,或杂芳基醛可以用于此反应,但是脂肪醛或大位阻的芳香醛(邻位取代的芳醛)产率不高;五、各种β-酮酯和三级乙酰乙酰胺都可以进行此反应;六、单取代的脲和硫脲可以得到N-1取代二氢嘧啶酮,N-3烷基取代产物较难生成;七、N,N’-二取代的脲在标准的Biginelli反应条件下不反应;八、手性磷酸催化的不对称Biginelli反应已经有文献报道。
此反应有几种改进法:一、Atwal改进法,利用烯酮和带保护基的脲或硫脲在中性条件下反应得到1,4-二氢嘧啶,接着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得到DHPM;二、Shutalev改进法,α-tosyl取代的脲或硫脲和1,3-二羰基化合物的烯醇盐反应得到六氢嘧啶,然后转化为DHPMs;三、固相合成法,利用Wang树脂连接脲衍生物或 PEG-连接乙酰乙酸酯反应可以高产率合成DHPMs;四、微波条件和无溶剂条件的反应、

反应机理:

机理的第一步通常认为是醛和脲先进行缩合,与 Mannich 缩合有些类似。生成的亚胺离子中间体作为亲电试剂,酮酯烯醇式对其进行亲核加成。生成的中间体的酮羰基与氨基进行分子内缩合得到产物。
反应实例

Synthesis,2007, 417-427】

Synthesis2011, 2261-2267】

Tetrahedron200561, 4275-4280】

Synthesis2005, 1333-1339】

Synthesis2004, 1239-1242】

Synthesis2002, 466-470】

手性磷酸催化的对映选择性Biginelli反应,取得很高的产率和ee值。
手性磷酸催化的对映选择性Biginelli反应,取得很高的产率和ee值。
Synthesis 2018, 50, 2394–2406】
用于合成(S)-L-771688前体,产率86%,并取得91%ee值。
用于合成(S)-L-771688前体,产率86%,并取得91%ee值。
J. Org. Chem. 2008, 73, 7651】
J. Org. Chem.2018, 83, 12143-12153】
Eur. J. Med. Chem. 2000, 35, 1043-1052】
Farmaco 2000, 55, 249-255】
J. Am. Chem. Soc. 2000, 122, 4904-4914】
Tetrahedron Lett. 2002, 43, 5913-5916】
J. Am. Chem. Soc. 2001, 123, 10782-10783】
微波引导的Biginelli缩合反应。
Tetrahedron Lett. 2007, 48, 7392-7394】
J. Org. Chem. 2012, 77, 3952-3958】
相关文献
1. Biginelli, P. Ber. 1891, 24, 1317.
2. Kappe, C. O. Tetrahedron 1993, 49, 6937-6963. (Review).
3. Kappe, C. O. Acc. Chem. Res. 2000, 33, 879-888. (Review).
4. Kappe, C. O. Eur. J. Med. Chem. 2000, 35, 1043-1052. (Review).
5. Ghorab, M. M.; Abdel-Gawad, S. M.; El-Gaby, M. S. A. Farmaco 2000, 55, 249-255.
6. Bose, D. S.; Fatima, L.; Mereyala, H. B. J. Org. Chem. 2003, 68, 587-90.
7. Kappe, C. O.; Stadler, A. Org. React. 2004, 68, 1-116. (Review).
8. Limberakis, C. Biginelli Pyrimidone Synthesis In Name Reactions in Heterocyclic Chemistry; Li, J. J., Ed.; Wiley: Hoboken, NJ, 2005, pp 509-520. (Review).
9. Banik, B. K.; Reddy, A. T.; Datta, A.; Mukhopadhyay, C. Tetrahedron Lett. 2007, 48, 7392-7394.
10. Wang, R.; Liu, Z.-Q. J. Org. Chem. 2012, 77, 3952-3958.
11. Fuchs, D.; Nasr-Esfahani, M.; Diab, L.; Šmejkal, T.; Breit, B. Synlett 2013, 24,1657-1662.
12. Liberto, N. A.; de Paiva Silva, S.; de Fátima, Â.; Fernandes, S. A. Tetrahedron 2013, 69, 8245-8249.
参考资料
一、J.J. Li, Name Reactions: A Collection of Detailed Mechanisms and Synthetic Applications,  Biginelli reaction,page 50-51.
二、Strategic Applications of Named Reac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 László Kürti andBarbara Czakó, Biginelli reaction, page 58-59.
三、Organic Chemistry Portal:https://www.organic-chemistry.org/namedreactions/biginelli-reaction.shtm
(0)

相关推荐

  • Petasis reaction

    定义 Petasis反应是Petasis boronic acid-Mannich 反应的简称,由硼酸与胺和羰基化合物三组分发生偶联的反应. 反应通式 起源 1993年,N. A. Petasis报道 ...

  • 芳基乙醇的合成:芳乙炔转移氢化

    引言 炔烃的官能化在有机合成上有着重要作用,其中炔烃的水合作用占据着极大比重,这是因为有机化学中羰基一类极其重要的官能团.另一方面,近十年来,人们期望通过一锅法将炔烃化合物通过水合.转移氢化等方法制备 ...

  • 【大家】唐勇——“边臂效应”新型催化剂创造者

    Key Word Synthesis, Methods, Catalyst Asymmetric catalyst total synthesis 简介 唐勇,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井研 ...

  • 再探紫杉醇(1)

    在21世纪的有机化学中,可以看出紫杉醇在合成化学中的重要地位.不久前,Phil Baran的团队发表了关于紫杉醇的两相合成. 紫杉醇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著名的天然分离物之一,并且已经成为基础科学和 ...

  • 方法学|龚流柱《JACS》有机催化不对称Biginelli反应

    化解 Chem视频号 生活化学&化学科普 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 快来关注我们吧 化解 Chem 一起化解化学 引言 分享一个方法学研究成果,该文章发表在<JACS>期刊 第一作作者是 ...

  • Name Rxn |Biginelli反应

    ‍‍‍‍‍‍‍‍‍‍‍‍‍‍‍‍‍‍‍‍‍‍‍‍ 化解 Chem视频号 生活化学&化学科普 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 快来关注我们吧 化解 Chem 一起化解化学 定义 一种由β-二羰基化合物(如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