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看完就忘?因为你没用知识卡片

在思维模型和系统框架一文中,我们将知识分为四类:点状知识,逻辑知识、结构化知识和模型知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构建结构化知识,并将之封装输出为模型知识。

但是,百米高楼,也由一罐车一罐车的混凝土构筑起来,如果不在平时积累填充框架的水泥沙子(知识点),那么所谓的结构化框架也仅是由想象中的空壳子。

一个想法,一个公式,一段摘抄笔记,都是知识点。知识点的创作和记录方式有很多,我们应该向精于此道的大师学习,卡片大法就是积累和创作知识点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

作家纳博科夫异常热爱卡片写作,他是二十世纪著名的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传》开卷就展示了他用卡片写作的场景照片。

中文世界里,钱钟书也是卡片写作的忠实践行者,与钱同时代的夏承熹曾写过:

阅钱钟书《谈艺录》,博文强记,殊堪爱佩。但疑其书乃积卡片而成,取证稠叠,无优游不迫之致。近人著书每多此病。

文中他在批评钱钟书的内容「乃积卡片而成,取证稠叠」,这从侧面印证了钱对卡片的娴熟和喜爱。夏承熹虽批评钱的卡片写作法,但钱书籍被广泛阅读,而夏的文章几乎无人可知。

以前没有电子设备,所以只能使用纸质卡片写作。纸质卡片的好处是记录方便,直观,不受干扰,但存放和查找不易。

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可以用各种笔记软件或拍照等方式记录制作卡片。笔记软件有很多,如我以前推荐过的OneNote和有道笔记,还有很多人使用的Evernote和为知笔记等。

这些笔记软件功能很多,但用于快速记录思路和整理想法卡片却不够直接有效。可能你打开软件,写个标题,思路就没有了。

创作卡片知识的最好工具,我认为应该和思维导图那样,先不管层次、顺序,直接列清单,列好了可以方便的整理组织这些清单。这样的工具有没有呢?

它就是 Organize Your Brain 的 WorkFlowy(注意:跟iOS上的一款叫做 Workflow 的 App 之差一个字母)。

简单来说,WorkFlowy 是一个跨平台跨设备的列表式笔记软件。免费版每月能记录250条(注册时可通过别人分享的链接增加到500条)。

界面异常简单,整个软件只有一个页面,倡导口号为 Make lists,not war。翻译过来意思大概是,别担心,尽情列表吧。没有用过这类工具的,会为它的精简高效而震撼。相比与其他笔记软件,它的独特之处有:

  1. 笔记结构形式单一,阶梯结构降低撰写和整理笔记的认知负荷

  2. 对笔记的增、删、改都可以一键或用组合键完成

  3. 搜索和筛选功能灵活易用,查询快速方便

  4. 导入导出格式规范,适合二次加工及编程

下面小动画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演示:

操作过程非常简单,上手就会。整个界面加起来不到10个英文单词,有些人可能还是有恐惧心理。还好,有国人也模仿制作了一个具有类似功能的中文版,名叫幕布,或许是为了做一点区别,幕布增加了文件夹层级和插入图片功能。

这两个功能其实有违Workflowy 「One page,One world」理念,个人不是很喜欢。建议大家直接上手 WorkFlowy ,以前可能担心网速的问题,现在全平台都有了桌面版,不用担心网速,体验很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