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清热利湿;第二阶段,需活血解毒

痛风,在日常生活中,可算得上是一种常见病了,有了痛风以后,首先要弄清楚,是处于早前期还是后期。

首先,需要搞清一个概念,什么是痛风前早期?

痛风早前期,主要说的是湿热蕴壅。这种痛风,多见于初发的、急性期的,这类人脚趾关节突然剧痛,尤其是在夜间发病明显,局部红肿灼痛,发病之前往往经历过豪饮、大餐或是辛苦劳顿。在关节剧痛的时候,全身发热、心烦、没食欲,舌红苔黄腻。

中医将其辨证为湿热蕴壅。

这种状况是如何出现的?

其实大多是饮食失节、肥甘厚味摄入无度,导致湿热内蕴,下注至关节所致。简单理解就是,饮食无节制,整天大吃大喝。

后期痛风又是什么?

在中医理论中,就是“淤血阻络”。简单来说,就是痛风发作日久,热毒之邪入血,血为之而郁滞。火热毒血流注脉络关节,深入筋骨,导致关节的持续性疼痛,常见为局部肿胀、热痛,畸形。严重的还会导致关节会僵硬,甚至不能活动。同时舌头紫暗。

总的来说,僵硬、变形、持续疼痛,这三种表现可谓是热毒、淤血阻络的典型表现。

在这两种不同的阶段,中医学上用不同的方法。前者以清热利湿为主,后者以活血解毒为主。

一般外用熏蒸组方参考为:红花、王不留和葱须,它们主活血;加大黄清散瘀热之毒;加制半夏化瘀化痰;加马钱子和海桐皮通经活络、祛风湿而止痹通;再配艾叶温经散寒。

全方以活血化瘀清热为基础,兼具止痛活络祛风除湿之效,总的来说就是活血凉血,解毒化瘀。

痛风到了僵硬、变形、久痛这个阶段,那么病程也就积累到很长时间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有效控制的,对此,应该放平心态,不能贪多求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