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趣谈“打鸟”(1)

也来趣谈“打鸟”(1)

作者│老红木

瞧见老年人用长焦距相机拍鸟,咱那辈人的有些人联想到弹弓打鸟。同样用“打”字,其实混淆不得。有鉴这是有趣题材,本人不会放过。五一长假不敢外出“扎”热闹,有闲空“猫”在家中提笔凑趣。
老人们当下不辞辛苦的守候“打鸟”,比昔日置鸟于笼的观赏怎么看都是社会文明进步表现。相机长焦镜头在远处冰冷的跟踪,人亦怀着捕捉心理隐伏,相机则随时准备“开火”,似乎有点"敌视"氛围,可这些举动并没有影响鸟的行动,甚至不妨碍鸟的求爱交欢,更丝毫无害它生命。倘若翠鸟瞬间俯冲,水花里喙中衔出小鱼的精彩镜头被“打”着,且以照片定格发到网上,必获众多赞叹,人们内心会平添出对羽族几份敬爱。

而我们那时代玩弹弓,毕竟是一种伤害。拉弓射击,是拿鸟作真敌,均以杀戮性的打中为目标。鸟若被弹丸打中,轻则美丽羽毛飞溅,重则从蓝天中或树枝上一头栽下,鲜活生命瞬间乌呼哀哉。有趣的是那个颠倒时代,玩文明的相机常被批判为“小资情调”,而玩暴戾“弹弓”,纵然沾满鸟儿鲜血的刽子手则会赢来普罗大众的羡慕眼光。

拟人化说,尽管关乎生命,作为靶标的各类鸟儿在那个时代是悲哀的,得不到象今天会有警察叔叔来保护。当人类某种程度降到与它们同处食物链中时,低端的鸟惟选择躲避,远远的提防人;若看见两条腿走近停住,并且手朝他举起,便应激式扑楞飞去。拉尿离你百丈,才有安全。
俺小时候就学着旁人玩弹弓。夸张点,喜欢持“枪”和玩弹弓如同档里有两个蛋蛋是男孩的标配。跟有的吾辈不同,后来弹弓玩上瘾,刹不住了,从小屁娃玩到小青年,直到现在还喜欢。从打纸弹,到打石子,到打钢珠;弹弓制作材料有铁丝扳的、树叉选的,进了不惑亦还买支钛合金带激光瞄准的收藏。今天老实回忆和交待,打鸟虽仅是玩弹弓过程中的那一段,可许多情节相当的“罪恶”。吐与不吐,很犹豫。
(0)

相关推荐

  • 少年时代打弹弓的故事

    少年时代打弹弓的故事 --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回忆 文头这张照片摄于1966年春合肥一中初三下学期刚开学的那天.照片上的人从左至右依次是王平.江立成.我和夏宽阳.那时我们都不满16岁,都是合肥一中老三届6 ...

  • ​聊一聊“陷阱式”拍鸟

      陷阱里养了很多小鱼小虾,翠鸟奋不顾身地冲入水中捕捉   什么叫 "陷阱式拍鸟"?简单说:"就是城市偏静的公园或湿地,寻找鸟儿经常飞行的路线,找好树枝或花枝,在枝上抹上 ...

  • 也来趣谈“打鸟”(2)

    也来趣谈"打鸟"(2) 作者│老红木 打弹弓,可以说是那个年代奇怪的不用教大众普遍会操持.俺,少年时就有"小皮王"的称号,弹弓是自然的随身物品,且玩的滑溜:虽屡 ...

  • 也来趣谈“打鸟”(3)

    也来趣谈"打鸟"(3) 作者│老红木 自己主动中止弹弓打鸟,并非外界的教育(那时也没有)后思想觉悟提高所致,而是受了打鸟刺激:我二十岁左右,一次在农村,见广播线上象音符般栖息一排燕 ...

  • 也来趣谈“打鸟”(4)

    也来趣谈"打鸟"(4) 作者│老红木 当中国人跨进21世纪后,对打鸟态度翻了烧饼.始为舆论开锣,道德造势,倡导公民爱鸟:继而,国家制定法律,冷下脸,出铁腕,明确公民护鸟义务.弹弓打 ...

  • 奇谈怪论,数字趣谈,东西方的吉凶数,“250”为什么会指蠢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各位带来了一篇"奇谈怪论",文章略显荒诞.无厘头,知识上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多多包涵.最后,恳请审稿的编辑能高抬贵手,予以通过,让此文与广大读者见面,谢谢了 ...

  • 概率趣谈二三事

    概率和赌博 1651年夏天,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在前往浦埃托镇的旅行途中,偶然遇到了梅累.梅累是一个贵族的公子哥儿,常常进出于赌博场中.为了消磨旅途的寂寞,他大谈"赌博经", ...

  • 长垣地名趣谈——孔村

    地名,是城市发展的脉络, 是历史的活化石, 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也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 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 在没有影像 甚至没有地理坐标记录的年代 地名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简单而又浓缩地记录 ...

  • 词源趣谈:来自巫术“邪恶之眼”的envy(嫉妒)

    古代西方人相信有一种邪恶的巫术叫做"邪恶之眼"(evil eye).据说巫师施展这种巫术后,可以通过目光来使人遭受伤害或厄运.英语单词envy(嫉妒)就和这种巫术有关. 单词env ...

  • 词源趣谈:enthusiasm(热情)——神灵附体一般的狂热

    单词千万不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死记硬背.很多看起来很复杂的单词其实都是由词根词缀组成的.理解了它是怎么组成的,含义是怎么引申出来的,就能够轻松地记住这种单词. 比如英语单词enthusiasm(热情) ...

  • 中医趣谈:“用药如用兵”,孙子兵法与中医的“方剂”!

    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著的<医学源流论>中,有一篇"用药如用兵论",说的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样的道理. "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