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导航的古代,出远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古人是怎么识路呢?

现代随着汽车和手机数码产品的普及,出门不论远近都是一件和简单的事情。只要一打开手机和汽车的导航,输入目的地,接着按照导航的指引就可以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地。但是在古代,科技低下没有导航这些东西,古代人出门有时怎么识路的呢?

出门不远还好说,一般人平时都在家附近活动,对家附近的地理环境都很熟悉,一般离的近的就靠经验和记忆就能去识别路线。但是出到陌生的远地方那难度就大了,所以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古代人出远门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智慧。

说道这里我们先来看古人对道路的定义,《尔雅·释宫》上面有记载:“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一般凡人和马车常走的路叫做道或者路。路面比较宽的就叫做“康”或者“庄”,我们听说的康庄大道就是这个意思。另外岔路比较多的一般叫做“衢”和“逵”。除了这些常规叫法,道路命名还有“蹊”和“冲”等叫法。这些就是古代人对道路的一般叫法,这里面还是多部分叫法我们现在也在沿用。

说完了对道路的命名,我们切入正题,说说古代人是怎么出远门的。根据《后汉书·和帝纪》的记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这里指的是从广东去到洛阳的路上,每过10里路就要设一个驿站,每过5里路就要设置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就叫做堠。根据历史记录,最早的堠是出现在东汉时期。这些堠就是按照一定里数的距离,靠人堆积出来的土堆。就是用这种等距离的土堆来为人们引路的。这点就想狗出远门一样,每隔一段距离就要尿尿,后面回来的时候就看嗅自己的尿液味道来识路。

这些堠被人们堆积出来后,还设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和维护这些堠,这些官员被为堠吏。这些堠的路标虽然制作上比较简单,到却在古代为人们出远门和记录道路里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除了用土堆来制作堠,古人还有种树来指引道路。古代人在道路两旁一般都会种植很多的树,树的品种多为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同时许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宗庙、官室和陵园等道路两旁会种植梧桐树等,这里反映出了古人对道路两旁种树这种风尚的重视。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种树标让很多人免于走入深山中迷路的困境。

除了树木和土堆,古代的湖南和两广地带,人们还常常在行走的岔路口放一块石碑来指引行人,这个石碑作用类似于指路牌。还有古代的土家族居住在深山中,人迹罕至,土家人为了避免误入鸟道兽路,就在分路口弄起了“草标”。这种“草标”是一种只有土家族才看得懂的路标,土家人看了就会知道哪条路不能走,哪条路是安全的,外面的人是看不懂这个“草标”的。

除了以上的种种“路标”,古代道路旁边的驿舍也是可以作为路牌使用的,这些驿舍被称为“亭”。“亭”平时是有人负责打理看管的,“亭”还分为长亭和短亭,最早的“亭”是供君王和官员休息使用的,后面“亭”就失去了住宿的这一功能,只提供给人歇脚使用。由于是按等距建立的,所以“亭”就像一串串联起来的珠子,有点串成了线,把人带向了远方,也就成为了导航。

除了以上的种种“路标”,古代中原地区还有一种叫做“杈子”的路障,是用来阻挡人车马通行的。

对于现代四通八达的道路,古代的道路尤其是跨省的那种,真可谓是寥寥无几,古人们也正是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巧妙的运用了各种路标路牌来做指引,把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变为了现实,所以古人们智慧是值得我们现在人钦佩的。

(0)

相关推荐

  • 俗语“十里路莫问饭、二十里路莫问宿”何意?出远门的人不妨一看

    "衣食住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几个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对现代人而言可谓是"小菜一碟". 但是对于古人而言,最大的难题便是出行,因为古代交通并不方便,所以很多 ...

  • 路 标

    路 标 海 如果,我是一个树枝,渺小到不能做一个物件,但是我努力的用自己的身躯,做一个路标.任凭风吹雨打,心中的信念永不改变.用心指向远方,指向那个前进的方向. 多么希望自己的全部都是温暖.所有都是幸 ...

  • 100公里的坚持

    100公里的崎岖山路,三四十座高低不等的山头,4565米的累计海拔上升,烈日下的曝晒,暗夜中的独行,无数次放弃与坚持的纠结,18小时36分的煎熬,才只过去几天,可那些山岭上的起伏,山腰间的盘旋,山谷中 ...

  • 北京西山凤凰岭88公里越野记略

    提起这次88公里越野,满眼都是泪呢!" 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这话是从李丽丽同志那听说的,很是有文化啊,当然也不能没文化,因为它是更有文化的庄子老先生说的.这话说的虽是那只不为 ...

  • 南京两日半

    又到了年底,各种公私年会扎了堆.收到江苏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的邀请函,正好周末没事,就决定前去一游. 12月26日上午,本拟乘坐90路前往东站,到了小区医院处的始发站一问,要十点半才能发车,就让化 ...

  • 古人的墓上为何要弄个土堆?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古人的墓上为何要弄个土堆?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 李申时| 第一次出远门(三)

    第一次出远门(三)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李申时(甘肃) (接上期) 真正在西宁那家私人旅店里住了一个晚上.花椒销售完毕,大概五点左右,好在我们居住的地方离火车站不远,几步过 ...

  • 【凡夫沙龙】出远门为什么带宠物

    读者来函 笔者在滨江公园看到一名男子身背宠物包,透过包上圆圆的玻璃镜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只小猫咪,样子十分可爱,下面还有三个透气孔.只是我并不觉得它窝在里面是否舒服:也不知道这些达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出趟 ...

  • 正月初四迎灶神!不宜出远门

    灶神也叫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在我国古代传说中,灶神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向玉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作为,再于正月初四返回人间. 大年初四晚上,全家人都要齐聚一堂,由家主燃烛焚香,再带领全家 ...

  • 李申时| 第一次出远门(二)

    第一次出远门(二)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李申时(甘肃) (接上期) 火车靠近兰州后,东方才吐出来了鱼肚白.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那四周红或灰白的山峰,和泥巴一样,坡面上几乎没有 ...

  • 李申时| 第一次出远门

    第一次出远门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李申时(甘肃) 准确的说是一九八零年仲夏,麦子打碾完毕,花椒收摘结束.其时刚刚土地下到户,正是所谓百废待兴的大好时光.农民们有的放下农活, ...

  • 市委书记盛赞联通:联通电视,还能不出远门找来大医院的名医把病看!

    10月10日下午,河南省许昌市委副书记王忠梅.副市长楚雷一行到禹州市方岗镇调研"万家医视"项目.许昌市联通公司总经理朱焰天.副经理孔克克.员松涛,平安万家医疗河南分公司总经理邹洁琼 ...

  • 古人出远门是如何认路的?

    刻于南宋年间的苏州石刻天文图 现代人出行,导航设备必不可少.那么在古代,要是出远门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了解古人对道路的界定.古代有关道路的名称要比今天多.<尔雅·释宫>:"一达谓 ...

  • 大年初五除了不能出远门,还有哪些禁忌?提前知道,避免踩坑

    历史酿的酒 历史酿的酒出品 文编辑/留凌轩 春节,是一年四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由来已久,据说春节回家过年,是当年秦始皇所赐予的,汉朝延续秦朝制法,才正式将春节确定了时间.人们会在春节 ...

  • 大年初五不能出远门,还有啥禁忌,不知道亏大。年轻人知道几件

    春节是中华文化历史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春节的由来已久,夏商之前的上古时期就存在,在秦朝被赋予春节回家的寓意,在汉朝修改历法时,被正式确立了时间,就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开始,称为大年初一. 转眼之间,到了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