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汤《奇效良方》
相关推荐
-
中医奇人独门一派——《初氏五积万用方》总论初建忠(五积老师)主讲
初氏认为人体病症的特征大致认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八十年代前以虚症居多,一个是八十年代后以实证居多. 八十年代以前,一个补中益气汤可以横行天下,那个时期粮食歉收,吃不饱.穿不暖,稍微补益一下,身体立即壮实 ...
-
大小竹沥汤
大竹沥汤 (<备急千金要方>) 大竹沥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七.主治①<备急千金翼方>:卒中风,口噤不能言,四肢缓纵,偏痹挛急,风经五脏,恍惚恚怒无 ...
-
经方治疗痹证方剂总结
痹症,大体分为寒热两大类 ,怕冷恶风 关节冷痛多属于寒症,偏于用温药 关节红肿热痛的属于热痹 偏于用凉药 因为疾病发生大部分都是寒热错杂的,所以经方大部分也是寒热错杂,同一个方可以加减方里的寒热 ...
-
都知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关节炎,你知道湿热痹阻关节炎吗
因为<素问:痹论>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之论述,故后世论治痹证,莫不以风寒湿三气为主.治行痹以散风为法,驱寒 ...
-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
五积散:通治内外妇儿表里阴寒积聚症瘕所致一切病证的方 这个方子就像一张网,能将一切病一网打尽,这是古人说的.清代著名医学家汪讱庵称之为"解表温中除湿之剂,去痰消痞调经之方,一方统治多病,惟活 ...
-
五积散
五积散 三汤二散是五 去二物加二物 五积是指寒积.湿积.气积.血积.痰积,以寒积为主.五积散首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书云:"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 ...
-
薏仁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仁汤(<明医指掌>) [组成]当归30g 芍药(炒)30g 薏苡仁30g 麻黄30g 肉桂30g 炙甘草30g 苍术(米泔水浸,炒)30g [用法]上剂,每服20g,生姜3片煎服.自汗, ...
-
凉血救脱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凉血救脱汤(曹勉为方,原方名参犀汤) [组成]人参10~15g 水牛角9~30g [用法]人参煎汁,水牛角煎汁,和匀服. [主治] 1.身热,烦躁不安,时有谵语,入夜尤甚,心悸气短,舌绛少苔,脉象虚数 ...
-
通乳散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乳散结汤(<妇科治疗学>) [组成]全瓜蒌一个 青皮9g 丝瓜络9g 橘络6g 橘叶3片 通草6g 郁金6g 刺蒺藜12g 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服. ...
-
葶苈大枣泻肺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组成]葶苈子15g 大枣20枚 [用法]水煎,1次服完. [主治]痰水壅肺,喘不得卧:或支饮不得息. [证析]喘不得卧,呼吸困难,是本方主证,据此而知病位 ...
-
半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半苓汤(<温病条辨>〉 [组成]半夏15g 厚朴9g 茯苓15g 通草24g 黄连3g 水煎,分3次服. [用法]湿阻中焦,胃脘痞胀,不饥不食. [主治]湿阻中焦,胃脘痞胀,不饥不食 [证 ...
-
越婢加半夏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越婢加半夏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18g 石膏24g 生姜9g 大枣15枚 甘草6g 半夏15g [用法]用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汤成去滓,分3次,温服. [主治]肺胀,咳嗽 ...
-
五通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五通汤(自制方) [组成]麻黄10g 桂枝10g 干姜10g 半夏15g 细辛6g 白芍10g 甘草10g 陈皮15g 厚朴20g 枳实15g 柴胡15g 白术20g 获苓20g 泽泻30g 人参10 ...
-
苇茎加滑石杏仁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苇茎加滑石杏仁汤(<温病条辨>) [组成]苇茎30g 薏苡仁30g 桃仁12g 冬瓜仁12g 滑石18g 杏仁12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壅肺,喘促. [证析]喘促是肺气不降证象 ...
-
白虎加苍术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组成]石膏30~60g 知母10~20g 甘草6g 粳米10g 苍术10~20g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湿温,壮热,口渴,一身尽疼 [证析]邪留气 ...
-
白虎加人参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组成]生石膏30~60g 知母15~30g 甘草6g 粳米15g 人参10~2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分热盛,大热.大汗.大渴.脉大而虚. [证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