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大漠的匈奴,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DNA检测其成分十分复杂

在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东周时期,驰骋大漠的游牧民族——匈奴开始崛起。到了秦汉相交之际,匈奴人已经成为了蒙古草原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自此,匈奴人南征北战,往北到达了贝加尔湖,往南一直打到蒙古的戈壁沙漠,往西直至帕米尔高原,往东又直指辽河流域。

从匈奴人打下的版图来看,这支驰骋大漠的游牧民族的确有着不容小觑的军事实力。也正因为如此,匈奴人被贴上了骁勇善战的标签。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不少历史典籍中,窥探到匈奴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由此一来,许多人便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骁勇善战的匈奴人究竟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呢?

从匈奴人曾经打下的版图来看,匈奴人长期活跃在古代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依据古代亚欧大陆的人种分布情况,以阿尔泰山为界限,往西大多是白种人,越往东,黄种人的比例则越高。二十四史之一的《资治通鉴》对此也有所记载,称西域地区的人大多是“深目高鼻”,这就符合白种人在外貌方面的特点。同时,《资治通鉴》还说越过阿尔泰山之后,黄色皮肤的人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不仅如此,在国外的相关历史文献中,欧洲史学家将匈奴人的外貌描述为“身材矮短,胸部宽广,头大,眼小,灰色瞳孔,鼻子扁平。”法国一位著名的汉学家戴遂良也曾说匈奴人有着黄种人的外貌特征,譬如宽脸、高颧骨、鼻子塌等。虽然在白种人中,也有存在以上特征的人,但从比例来看,匈奴人是黄种人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匈奴女性头骨复原图)

为了进一步证明“匈奴人是黄种人”这一假说,考古研究人员使用了古代DNA技术。这种技术与我们生活中所知的DNA检测鉴定技术有所不同。考古研究人员所用的古代DNA技术可以直接获取古代遗存物上的遗传信息,以开展对该遗存的起源、迁徙和演化的研究。

而在人种特异性的研究方面,科学家们早就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例如,亚洲人多携带A、B、C、D、F、G等DNA类群,欧洲人则携带的是U、K、H、V、T等。也就是说,在古代DNA技术的加持下,考古研究人员可以从匈奴人的DNA类群来分析其人种构成。

在2003年的一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蒙古国匈奴时期的62具遗骸进行了古代DNA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高达89%的匈奴序列属于亚洲单倍型类群。但在2007年中旬,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的研究人员联合组成了一支考古队,他们也对一座距今2170年的匈奴时期墓葬中的墓主进行了人种分析。在这次的鉴定中,该墓主却与许多欧洲人的DNA序列匹配。

而这两项研究结果同时证明了,匈奴人并不完完全全是黄种人。究其原因,那就是匈奴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经过战争不断兼并融合而成的一个包含众多不同民族或者种族的统一共同体。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匈奴人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确实经历了不少的战争。

在距今2000多年左右,匈奴正处于对外扩张时期,吸纳了不少印欧人。这也是2007年被鉴定的匈奴时期的墓主与欧洲人的DNA序列更为匹配的原因。该墓主很有可能是扩张时期被吸纳进匈奴部落联盟的印欧人。

《资治通鉴》记载:到了公元48年,匈奴又遭受了东汉王朝的持续打击,自此一分为二变成了南北两部。其中,南匈奴与汉族的联系更为紧密,北匈奴则被迫向西迁移,与印欧人产生了联系。此时,匈奴已不仅仅只有单纯的黄种人了。特别是北匈奴,他们与中亚以及东欧的民族融合。而南匈奴也在魏晋时期,大量地融入了汉族,更多地成为了黄种人。这也是匈奴为什么大多是黄种人,但也有一定白种人基因的原因。

以此类推,此后的柔然、突厥以及蒙古等,都与匈奴的情况相类似,他们也都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经历史发展、演变而形成的统一共同体。

特别是在鲜卑族征服大漠以后,匈奴更不能看作是一个民族的统一体了。北匈奴在向西迁移之后,最终到达欧洲,经历史的发展,最终成为了欧洲人口中的“匈人”。因此“匈人”所携带的白种人基因要远远多于南匈奴的后裔。

尽管如此,欧洲人也并不认为“匈人”属于白种人,而是依旧把他们看作是黄种人。由此可见,客观上携带的基因成分并不代表着能获得主观上的民族认同感。因此,北匈奴在欧洲常常被视为异族,直至他们原来的血脉关系在西迁中不断地被融合、冲淡,他们才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

时至今日,匈奴这个民族早已不可寻,人们对其人种的猜测,以及考古学家们使用的古代DNA鉴定技术都只建立在我们已知的“冰山一角”上。我们无法获知匈奴人的每一支后裔与其他民族的详细融合情况,但我们能肯定的是:不论是从民族认同感方面,还是从古代DNA技术的鉴定结果来看,匈奴都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有着复杂的族群和部族,并且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与其他民族、种族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统一共同体,具有了黄种人、白种人,甚至是棕色人种的基因。但就整体情况而言,匈奴人大体上可以看作是黄种人,因为其携带的黄种人基因要远远高于其他人种,并且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匈奴人一直活跃在亚洲大陆上,与黄种人的样貌、风俗习惯都更为接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