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后的瑞幸咖啡,上半年新开了186家店,还能东山再起吗?

餐饮新纪元,让你的餐厅经营更容易!餐饮实战第一自媒体。
导读

6月29日瑞幸咖啡从纳斯达克是摘牌后到今天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瑞幸咖啡的4000家门店,却还在努力的经营,仿佛外界的纷纷扰扰,都与门店无关。

据瑞幸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已经实现了一半门店盈亏平衡,为了努力实现门店的盈利能力,瑞幸咖啡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谁都知道,这是瑞幸的一场“生死劫”,挺过去了就能够东山再起,在创造新的纪录,如果挺不过去,那四年的心血就付之东流。

01

想要实现盈利

更重要的是瑞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陆正耀,将会面临巨额罚款,瑞幸公司也会面临欧美投资者的集体诉讼,如果瑞幸咖啡不实现盈利,那么所有人都会背wul上巨额债务。
瑞幸咖啡为了实现门店盈利,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1、关店止损
瑞幸咖啡在北京关闭了近三分之一的门店,这些门店都是营收比较低,难以实现盈利的门店,及时关店止损也成为了品牌店今年的一个主要选择。
比如九毛九就选择关闭在武汉、北京等地的餐厅,原因自然是不赚钱,或者是有些门店的营业额太低,每个月还在亏损,于是选择了止损关闭门店。
除了进行关店,瑞幸咖啡也在开店,不断开店的速度得到了放缓,到目前为止,新开设了186家门店,半年开店186家店,平均每天开设1家新店。
这个开店速度比2019年放缓了很多,但是这个开店速度对于一般人而言还是很快,瑞幸之所以能够开店186家,是因为账户上还有几十亿现金。
这些现金也是瑞幸选择只退市,不退场的底气所在。
留着4000家门店,就意味着有机会东山再起,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很多人是站在瑞幸这一边,对于这些消费者而言,只要瑞幸够性价比就会购买,至于是不是伤害了中概念股,对于这些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根本就懒得去理会。
2、减少优惠力度
无论是选择关店和还是开设新店,依然是无法让门店的营业额实现增加,于是瑞幸咖啡开始减少优惠力度,减少优惠券的发放。
并且每天都对用户进行了购买引导活动,比如,在每天早上八点半,瑞幸咖啡的APP会推送消息给用户,提醒用户消费;到了中午12点,瑞幸咖啡会发放一些秒杀价格券,刺激消费者购买;到了下午茶时间段会推出坚果、果汁类的促销活动;到了晚上,会推出一些电商活动,比如办公用品,周边小饰品等。
3、私域流量
4000万用户,就是瑞幸咖啡的底气所在,其中有2000万用户是瑞幸咖啡的“死忠粉”,经常会在瑞幸咖啡下单购买饮品。
只要能够稳住、留住这2000万核心用户,那么瑞幸咖啡每天的现金流就有一个稳定的保障,只要现金流不断裂,那么瑞幸咖啡就能够一直存活下去。
瑞幸除了利用只有APP以外,也在建立用户群,目前共有9000多个客户群,有专人负责管理这些用户群,包括每天的引导消费,消费券的发放。
在瑞幸4000家门店里,营业额排名前10的门店,每家店都拥有超过10个用户群,这些用户群一天能够产生3.5万杯的消费量。
02
供应链翻身?
从6月29日宣布摘牌后,瑞幸就已经开启了自救模式,依靠数字化进行供应链打造,或许这才是瑞幸咖啡翻身的机会,如果仅仅依靠门店想要实现盈利很难。
瑞幸咖啡从成立一开始主打的就是互联网咖啡模式,以互联网的数字化经营成为了瑞幸咖啡的一大特色。
瑞幸依靠性价比模式,用低价咖啡进行抢占市场,根据瑞幸2019年的财报,我们可以发现瑞幸咖啡一杯制作成本是11元。
如果想要获得盈利,那么瑞幸咖啡的售卖价格需要到18元,这样的价格才能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利润。
但是按照虽然咖啡目前的价格来看,离这个目标还有点远,卖不出这么高的价格,成本又降不了多少,那么想要全部门店实现盈利很难。
但是供应链实现盈利却是可以。
近年来餐饮供应链越来越火热,目前,在咖啡这个品类里供应链最完善的除了星巴克,就是瑞幸咖啡了。
如果瑞幸咖啡能够在供应链模式上走出创新路,那么瑞幸获得东山再起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咖啡饮品的供应链,不仅仅可以做瑞幸自家的产品,也可以帮助其他卖咖啡的餐饮店,比如奶茶店,小餐馆等等。
利用供应链的模式去采购更优质更低价的原材料,然后卖给其他的咖啡店,或者说帮助其他的饮品店研发新品,接受第三方品牌的生产委托等等。
依靠着瑞幸咖啡现在每天大量的现金流和供应链的深入挖掘,依靠数字化的供应链或许是瑞幸咖啡最后的希望之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