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 ! 游寿先生的画

“书”与“画”,是两个不同的名词。过去常常合在一起称谓“书画”,那是因为一来书画同源,二来过去能画者,必定能书。古时候都是先读书写字,如发现有绘画之才,后来才学画。近代有些人只画画,不写字,大概他们以为书法已送进博物馆,不必去学了。

——游寿先生《随感录》

游寿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
广涉历史、考古、文字、文学、书学等诸多领域,
先生画作着实罕见。

游寿先生画作《红竹》欣赏

1945年,游寿先生画作《红竹》 (局部)
题跋:全不知法度  但写胸中潇落耳
款识:乙酉年仲秋作 除夕又题  介眉自留
钤印:游寿之玺 (董作宾刻)
(载于王俊编《游寿先生书法文献作品集》)

王俊编《二十世纪名人手札》载

游寿先生《红竹》画作 (局部)

(图片经过还原处理)

游寿先生同时期手稿

被误认为胡小石先生手迹的

游寿先生《山居志序》手稿

游寿先生《李德裕年谱》 手稿

1946年 游寿先生《伐绿萼梅赋》手稿

1942年至1947年,游先生任职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央研究院图书馆、中央大学。此间,游先生在中央图书馆《图书月刊》第二卷第三期发表《金文与〈诗〉、〈书〉论证》。在《图书月刊》第三卷第一期发表《梁天监五年造像跋尾》。在中国书学研究会《书学》第三、四、五期连载《书苑镂锦》。在金陵大学文学院《斯文》第二卷发表《楚汉之际人物与成败》《六朝人之苦闷》。在《斯文》第三卷发表《金文之策命与赍赐仪物》《山中闲居志》(一)。在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第二卷第二期发表《金文武功文献考辑》。在《中央日报》副刊发表《唐人卜葬邙洛之风尚》《晋黄淳墓表跋》。在《中央图书馆馆刊》复刊第一号发表《梁守谦墓志与唐代宦官》。另,著《冢墓遗文史事从考》,未能刊行。

——栾继生教授《游寿先生传》

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

后不同于来者,向来者去,而能启迪来者。

——胡小石先生

(0)

相关推荐

  • 最初建构中国书法学体系的经典——《中国书法》

    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自署劭翁,浙江平湖人,文史教育家.书画家.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先后任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浙江美术学院.他于文史教育 ...

  • 藏书的艺术:14-16世纪的欧洲私人图书馆

    私人图书馆陈设 针对中世纪私人图书馆所使用的家具,我发现的最早一条信息留存在一簿残缺的账本中. 账本中记录着1367-1368年间,罗浮宫某塔楼为容纳法王查理五世的藏书所需的陈设花费.曾被放置在西岱岛 ...

  • 沈尹默未刊遗稿曝光,珍贵手迹高清再现!

    近期 国产电视剧黑马<觉醒年代> 再现了民国时期 叱咤风云的经典人物 如李大钊.陈独秀 胡适.鲁迅和沈尹默等 沈尹默作为近代有名的文化人物 二十世纪著名的书法艺术大师 和胡适先生还有一段精 ...

  • 精彩导读|《大学书法》2021年第4期(总第12期)

    时代名师 5   学书自述/于安澜 7   和风细雨育禾稼 一代宗师泽后学--缅怀恩师于安澜先生/祝仲铨 12   记我的导师于安澜先生/王蕴智 20   我向安澜先生求字/张生汉 24    学书纪 ...

  • 张宗祥沙孟海对敦煌遗书书学价值的认识题

    光明网 11-05 11:34 学术研究讲求"三新",即新材料.新方法.新成果,书学研究岂能例外.20世纪初期,安阳殷商甲骨文.莫高窟敦煌遗书.西北秦汉简牍.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陆续 ...

  • 展讯 | 通人之书——沈曾植遗墨展5月8日在文津阁古美术馆开幕

     展览 :通人之书-沈曾植遗墨展  时间 :2021年5月8日 - 5月12日  地点 :文津阁古美术馆          (北京西城区文津街7号) 五月的北京春色未减,繁花依旧,"通人之书 ...

  • 奇字 | 游寿先生一幅罕见的甲骨文书作

    "文革"后期,周恩来总理曾问国家文物局长王冶秋,国内能识甲骨.金文者几人,以不及十人对,游先生列在其中.游先生作<有感>一首,曰:"闻征奇字问子云,江南弹射久 ...

  • 罕见 ! 《游寿书法选》书签

    1985年,是全国首届教师节 也是游寿先生 献身教育和书法艺术六十周年, 时中国书法家协会黑龙江分会, 特选取游先生12幅八十年代书作, 精心印制了书签形式的 <游寿书法选>. -游寿先生 ...

  • 秦淮春水绿迢迢,说尽华年旧梦遥 | 沈祖棻、曾昭燏、游寿旧事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正门前,有一个"二源广场",竖立着两块石碑,分别代表着今天南京大学的两个历史来源:原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 20世纪上半叶,这两所著名的大学曾哺育了一批杰出 ...

  • 世界罕见:王步瓷板画

    王大师的青花"料分五色"在绘制青花瓷的过程中,颜料图画在瓷逐上表现出深浅不一的效果,同时为了丰富瓷绘内容,拓展人们的视野与遐想,瓷绘上往往采用色度的分离,通过浓重强调.轻描淡写.大 ...

  • 极为罕见王步瓷板画民间惊现,国内外众多藏家争相夺宝

    国画上的渲染在青花上叫作"分水",用青料在泥坯上分水与宣纸上泼墨作画不同,纸上作画当即可见效果,而青花"分水"当时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只有在烧成之后才能见到效果. ...

  • 极为罕见的苏麻离青画胡人抱月瓶

    以元.永.宣三个时期为翘楚的苏麻离青料青花瓷,中国陶瓷史上一朵瑰丽奇异的瓷之花,让多少收藏爱好者魂牵梦绕.围绕苏麻离青到底如何鉴别,不少人做出了很多探索,但对大多藏友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云遮雾绕的高深课 ...

  • 史海钩沉 | 游寿先生在家乡福建的重大考古发现

    空海入唐之地--福建霞浦赤岸的滩涂景色 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高僧空海乘船来我国求法,途遇台风,在海上漂流了34天后在赤岸登陆获救.后来,空海在西安青龙寺拜高僧惠果为师,学真言密教,并习中 ...

  • 游寿先生《历代书法选》之 【族徽、象形、指事六种】

    释文:以上六种是初期青铜铭文最早族徽稍后有祖父和干支字到作字动词出现能记事 商代族徽 由于族徽使用的普遍性和早期文字本身的原始性,初期的族徽和文字并无本质的区别,族徽既是家族的形象标志,又是家族的称号 ...

  • 游寿先生《历代书法选》之 【宰丰骨、我鼎】

    宰丰骨.我鼎拓片 游寿先生注:宰丰骨与我鼎都是殷代书体 宰丰骨及拓片 [甲骨文宰丰骨匕刻辞] 相传在安阳出土,经鉴定为商代时期的牛骨,呈匕首形,共镶嵌十四颗绿松石为装饰,用于记载卜辞.完整无损,同类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