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 游寿先生在家乡福建的重大考古发现

空海入唐之地——福建霞浦赤岸的滩涂景色

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高僧空海乘船来我国求法,途遇台风,在海上漂流了34天后在赤岸登陆获救。后来,空海在西安青龙寺拜高僧惠果为师,学真言密教,并习中国书法、诗文、绘画、雕刻等传统艺术。今天,真言宗在日本有47个支派,并拥有1500多万信徒,寺庙达4000多处,是日本最大的佛教宗派。

日本真言宗佛教信徒认为赤岸是“空海遇难获救的圣地”、“空海开运出世的圣地”、“空海信徒报恩谢德的圣地”,所以,每年都有不少日本真言宗信徒前来朝拜。现在,赤岸建有祭海亭、望海亭、空海漂着纪念碑、赤岸文物室、空海大师纪念堂、空海坊、遍照阁等供游人观赏瞻仰。

然而赤岸这个空海入唐“圣地”地位的考证和确立是与游寿先生密不可分的。


1981年,游寿先生在霞浦赤岸村考古

1981年春节,游寿先生回到故乡霞浦赤岸村,取得重大考古收获。

此前,1976年,《文物》载史树青先生文《日本国收藏的唐代一行等人的画像》言:“(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七月六日自日本肥田国田浦出发,八月十日抵中国福州长溪县赤岸镇海口。”空海和尚即是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入唐,福州长溪县赤岸镇海口正是游寿先生家乡。先生对此挂怀颇久,回乡后,邀请霞浦当地人士一同实地勘察,发现了唐代石槽和宋代小篆井栏石刻,又找到许多宋瓷影青碎片以及柱础、门楣石雕等文物。这一切都说明,赤岸村在唐宋时期是十分繁荣的。游寿先生喜不自禁,多次挥写杜诗“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以抒情怀。游先生推断:“日本国空海和尚随日本遣唐使途中遇难漂着赤岸以南海口登陆是有根据的。”日本有关方面对此欣然认同,多次组织前来膜拜。如今,赤岸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大批游人参观。游寿先生因此被当地人深深敬仰怀念。

游寿先生曾在《回忆录》中记述:“1981年以后,我感到自己做了两件于考古有意义的事:一是替黑龙江、内蒙古解决了鲜卑族古代历史地理上的疑案,即找到了横亘在嫩江上游的大兴安岭古代鲜卑族所在的山洞,今叫嘎仙洞。此洞与1980年发现。另外是我回南方考查了日本17次入唐使船漂流到中国海所记载的唐代长溪县赤岸村......”

游寿先生曾多次挥毫赞颂赤岸

栾继生教授所书杜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