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俗与自觉

(0)

相关推荐

  • 四修

    四修 养生术语. 指养生修炼的四项内容,即:修道.修性.修心.修丹. <仙学正传>卷下称:"以其天地万物皆由之以生,则谓之道;以其人物各禀道以生,则谓之性;以其运用此性,则谓之心 ...

  • 行道而得于心者谓之德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厚德,即后得也. 月满则亏,应上为吉.

  • 孟子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无 ...

  • 有与无都是身相,真正解脱的是心!

    有形者,生于无形,无能生有,有归于无.是以"凡所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能见诸相非相,当知虚非真虚也. 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是幻也!造物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 ...

  • 医者,意也。关牯:亦易也。即变也

    "医者意也"释义:诊察疾病,必须谨慎,要细致地观察人体脏腑.阴阳偏盛,须专心致意,细加考虑,然后做出精确的诊断,关于治疗或补或泻,一定要特别注意,分析病情做到明察秋毫.这一切需要医 ...

  • 闲说“一尘”

    闲说"一尘"  "一尘"者,不惟佛家之语也. 在儒家的理念中,一尘是微小的事物或微小的差距,前者如鲍照在<野鹅赋>中所言:"虽陋生於万物, ...

  • 曰:心|

    人何以知道?曰:心. 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 异也者,同时兼知之,然而有所谓一: 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 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 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 ...

  • 《红楼梦》| 一向喜雅厌俗的黛玉,为何突然关心贾府的财务问题?

    "世外仙姝"林黛玉,是一个好恶特别鲜明的人,喜雅厌俗,眼里只有高雅的人和事,"目无下尘",从来不愿意关注俗人俗事. 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关心起贾府的财务问题来, ...

  • 论语视角读红楼|对于贾宝玉的喜雅厌俗,孔子是这么说的

    在贾府先祖宁荣二公眼里,贾宝玉是后代子孙中最有天赋的人(聪明灵慧  ),也是最有希望能够振兴家业的人(略可望成 ).同时,贾宝玉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资源:先祖开创的功勋,上受朝廷倚重.下受百姓拥戴(天恩 ...

  • 《多宝塔》每日一字:“厌”了个俗~~

    <多宝塔>每日一字,今天咱们来说"厌" 简化后,这个字的特点和繁体字截然不同.... 来看看吧 唠叨几句 若懒得翻,可以直接点击下方链接,看近期的视频 <多宝塔& ...

  • 人到中年不要在朋友圈显摆这些,看似被人追捧实则惹人厌

    识途 04-15 阅读 4.5万 关注 来自话题 #心灵"鸡汤" 7.6万篇 人生海海 世事无常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人,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从不 ...

  • 毕业致辞 | 苏亦工:儒者在朝则美政,在乡则美俗

    2019-07-05 编者按:本文为清华大学苏亦工教授在2019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2019年7月5日)上的致辞,感谢苏老师授权雅理读书首发.若您阅读后有所收获,敬请关注"雅理读书&q ...

  • 张志远:小儿常见病(发烧、咳嗽、厌食、腹泻)的治疗经验

    I导读:发烧.咳嗽.厌食.腹泻为小儿常见的临床证候.患儿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治疗的特殊性,当出现这些证候之后我们临床大夫又该如何去做?本文乃张志远老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总结出的一些治验. ...

  • 如何解决孩子的厌学情绪?

    很多孩子出现厌学问题,家长是感到很头疼的.家长什么时候都要明白孩子厌学不是孩子不喜欢学习了,很可能是学习途中一些困难以及挫折让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去做了.深圳优眠心理咨询中心-那么如何解决孩子的厌学情绪呢 ...

  • 周祥林:好的书法作品,核心就三个字,做不到,不是俗,就是丑

    周祥林:好的书法作品,核心就三个字,做不到,不是俗,就是丑

  • 小孩厌食,为什么孩子口味重,总觉得嘴里没味道,不想吃饭。

    传统育儿经 1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为什么孩子口味重,总觉得嘴里没味道 中医认为,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意思是,脾有没有毛病,可以通过嘴唇的色泽和口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