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柴火的变迁

(0)

相关推荐

  • 那个缺柴断烧的寒冬||朱宝树

    作者:朱宝树 相信朋友们对"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老话都很熟悉.古老的"柴"字早被现代化的"煤气电"所取代.如今在我国尤其是城市, ...

  • 华州南山上的“柴火溜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南山上的"柴火溜子" 图文作者 张 文 在华州太平峪口西坡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槽形路,取名:拉柴套,也叫"柴火溜子" ...

  • 『我醉乡土』王树淼丨从一把柴草看乡村巨变

    从一把柴草看乡村巨变 王树淼 今年农历重阳节前,一位从北京回家的老干部问我,你家做饭还烧柴火吗?我一听感到奇怪:"这年头,烧柴的老灶因对人和环境危害大,不是早就'下岗'了吗?"一句 ...

  • 冬天来了,烧不起天然气,又不能烧煤,百姓:很无奈,冻着吧!

    农村青年进城,剩下老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平常能省一分是一分.就是留守老人和小孩怕冷,可就是这些人不挣钱.烧不起天然气,又不能烧煤,很无奈,冻着吧! 农村秸秆不让烧,没处放,为什么不用于取暖?剩下草木灰 ...

  • 古代能源危机:人口越来越多,木柴生产跟不上怎么办?

    本 文 约 492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木柴在中国古代,一直是 ...

  • 汐屏/砍柴

    我搬个凳子放在院子里,坐在那里看母亲劈柴. 其实村子里很多人都已经不烧柴火了,他们嫌麻烦,不干净,烟熏火燎的,还弄得锅灶都是黑漆漆的柴火灰.他们烧饭用的是看起来很先进很高级的电饭锅,炒菜用煤气炉.方便 ...

  • 【随笔】开山砍菜 | 郑信平

    <上山砍柴> |郑信平 什么叫开山,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不是像杨戬一样的把山劈开,为了救出被大山压着的至亲之人,非也.很多人都看过<劈山救母>连环画,或者听说过这个故事,自然 ...

  • 现在农村禁止烧煤烧柴,农民冬天如何取暖?

    千万别为了环保,禁止农村烧柴烧煤.因为,农村烧柴烧煤,经过了几千年,农村的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哪里有污染?所以,农村保持原始状态为好!

  • 环保专家建议农村停用柴火煤改气,新农鸣说说个人的看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彻底改善农村的环境条件和生活条件,煤改气在前几年就被提到日程上,但说实话经过这几年的推广,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但其实,煤改气还是有许多优点的,只要解决了一些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上)​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上) 文/田园时节雨 建国七十多年来,桥盟村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农家子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让教育成就了未来,为改变家乡面貌和从事祖国建设,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中)​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中) 文/田园时节雨 1969年春,村上在村西北隅的一块荒凉的瘠薄地块,大约有六七亩地,选址建设新的学校,结构为砖木.瓦房.           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村党支部集思广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下)​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下) 文/田园时节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桥盟村集体经济也开始好转起来,决心再另选地址,建一所上档次高质量的教学楼. 原来的第二所学校因距村庄较远且偏僻,学校校舍也比较陈旧老化,校园 ...

  • “柴火”的变迁

    有一民谚说道:"开门有四件,柴米和油盐."柴居四件之首,由此可见,柴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柴火,生米做不成熟饭:没有柴火,寒冬得不到温暖. 我的老家在冀南西部太行深山 ...

  • 【记忆】黄浦江上的大桥从无到有,一起回顾TA们的发展变迁→

    滔滔江水,隔出了浦东浦西.黄浦江上的桥,不仅把浦江两岸紧密连接在一起,还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变迁.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黄浦江大桥建设施工的故事吧~ 1974年,作为金山石化配套工程的公铁两用黄浦江大桥 ...

  • 留住乡愁的记忆 ——薛河源头的变迁

    人类逐水而居,因水而兴,大河流域历来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在枣庄市山亭区与滕州市羊庄镇连接地,有一条枣庄境内最大的清水河--薛河.它诞生于史前太古时期造山运动,流淌万年,生生不息,哺育了两岸生灵,孕育 ...

  • 【壮丽70年】原来上海曾有过那么多军用机场,它们的发展变迁唤起了你哪些记忆

    从1917年始建龙华机场至今,上海机场已有百年历史.机场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航空人研制大飞机的艰辛和一代代空军战鹰的破壳而出,留下许多抹不去的回忆. 上海曾有哪些军用机场?新中国成立 ...

  • 让城市留下记忆(广州1971—2019的变迁)【叶健强跑街】

    被遗忘的时光 ▲ 上世纪70年代的广州镇海楼,广州人称之:五层楼.(摄于1972年) ▲ 五羊塑像,广州羊城的标志.(1973年摄于广州越秀公园) ▲ 中山纪念堂.(1982年摄) ▲ 广州旧体育馆, ...

  • 云南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忆——傈僳族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影像工作者在云南拍摄<中国民族志>影片的同时,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本组图片就是影像工作先驱们在怒江州等地区记录下的当地傈僳族人的生产生活场景. 怒江,由藏南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