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资治通鉴》体悟的那些“人性”札记

(0)

相关推荐

  • 纨绔子弟唐懿宗时期的人才凋零和衰亡征兆

    我看中国历史之五十八:唐朝篇十七  纨绔子弟唐懿宗时期的人才凋零和衰亡征兆      文 和运超 唐懿宗李漼,是唐代倒数的第四个皇帝,说来也是最后一个在京师过完平安生涯的皇帝.李漼和父亲宣宗李忱一样,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唐宣宗

    唐武宗去世,李怡即位,就是唐宣宗. 唐宣宗一直厌恶李德裕的专权,一天,李德裕上奏之后离开,唐宣宗问手下:"刚才那人是李德裕吗?他一看我,我就毛发倒立." 不久,李德裕被贬职,大家都 ...

  • 唐宣宗登基后,逼死嫡母郭太后,真是隐忍多年,为父报仇?

    唐宪宗李纯晚年,因服用丹药,身体恶化.亲信宦官吐突承璀在他授意下,掌管禁军大权,准备除掉太子李恒与其生母郭贵妃 ,拥立皇次子李恽即位. 郭贵妃本是李纯的东宫太子妃,也是他的姑祖母升平公主所生之女,祖父 ...

  • 观唐习律64|牛李相争君臣猜忌,李德裕建功立业却被贬死崖州

    前言 说到晚唐,不能不提的就是牛李d争.牛d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李d以李德裕.郑覃等人为领袖.两派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持续了将近40年. 唐武宗李炎做皇帝的七年,史称"会 ...

  • 白居易的弟弟,官至宰相,并无恶行,死后却得到了最丑的谥号

    白居易在诗坛的历史地位,相比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稍逊一筹,但是他在官场上却顺遂得多,生前官至刑部尚书,离宰相之位只差一步之遥.而且,这一步差点就迈过去了,唐武宗和唐宣宗两位皇帝,都有心让他担任宰相,却没 ...

  • 由宰相马植落马,看历史上唐宣宗与大宦官马元贽的关系

    前言 以唐宣宗为背景的TVB电视剧<宫心计>中,最大的反派当推宦官大将军马元贽.他仗着自己善于站队,掌握兵权,谋杀唐武宗,拥立被公认为痴呆的皇叔光王为皇帝即宣宗,把持朝政,排挤贤相李德裕, ...

  • 成年人的最大悲哀,就是从“祥林嫂”身上读懂了真正的人性

    文章作者:琢磨君 少年之于成年,言行举止以及内心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诗句总结得很好: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

  • 为人处世不能不懂人性,读懂这3条人性潜规则,看清世间人情冷暖

    人性,既简单,又复杂. 怎么理解呢?如果你是一个简单的人,那么在你心中整个世界都会变得简单,人性自然也就简单了.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复杂的人,你就会把整个世界都想得很复杂,人性在你看来自然也就复杂了. ...

  • 一个平凡人如何打怪升级成了圣人?——读张宏杰《曾国藩传》札记

    晚清名臣曾国藩,近年来名声颇隆,尤其为人津津乐道之处,是他以中人之资而成经天纬地之业,跻身我国数千年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圣人"之列,令一干出了名的聪明的人物羡慕嫉妒恨不已.有关曾国藩 ...

  • 读历史是为了理解人性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年我读史不辍,看到的历史都是贫穷苦难和人性的昏暗,从来没有看出教科书上所说的辉煌灿烂和智慧勇敢. 人都说佛眼看佛,魔眼看魔,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了,怎么就看不出点好呢? 怪 ...

  • 朱步先一五、读《长沙药解》札记

    一五.读<长沙药解>札记 --评黄坤载"肝脾俱陷"."胆胃逆行"理论之价值与局限性 "肝脾俱陷"."胆胃逆行" ...

  • 远小人?用小人?——读资治通鉴

    原文: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 ...

  • 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

    为什么现在人不喜欢看<资治通鉴>这种书,反而拿<明朝哪些事儿>这种有当宝,这种书有好多的个 人偏见,比如书里面总是拿明和清比较,突出美化明朝,造成了网上好多的明粉,但看看国外的 ...

  • 人性与人心:读懂人心,利用人性?

    原创天下文化在行走2021-03-22 15:21:13 人心:人对人的情感的形象化是为人心.人心是作为人所具备的情感表达的主体形式. 在人的情感表达里,当以情感的本身出发来进行表达的描述时,即是人心 ...

  • 邵琰:读《日月湖记 》札记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