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六)
相关推荐
-
正典 | 李敬泽:永不完成,雪芹最后的梦——《红楼梦》,由手抄本到现代正典,之二
永 不 完 成 , 雪 芹 最 后 的 梦 通灵宝石 绛珠仙草(<红楼梦图咏>) 一 大荒山在何方?青埂峰在哪儿?无稽崖在哪儿?崖下那一块补天所遗之石有多大?多么高多么宽的一块石载得下七十 ...
-
进士贾雨村如何带动《红楼梦》全书?牵着“钗黛”二人还徇私枉法
在<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中,曹雪芹对于贾雨村这个"次要人物"的拿捏非常精准.在曹公的笔下,贾雨村性格的多侧面被勾画得非常生动,而他性格里的"流动变化" ...
-
《红楼梦》| 贾雨村、林如海和贾政,谁才是儒家仕子的代表人物?
<红楼梦>,是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对儒释道文化都有完整且深度的体现,这也是我长期沉浸于红楼阅读的原因.通过红楼走进儒释道,有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情节来做诠释,比枯燥地读经来得更通俗易 ...
-
曹雪芹的“读书无用论”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尊崇读书人.文化人,是我们的一贯传统.然而,读书识字,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是一种奢侈,一方面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使教育不能完全普及,另一方面,汉语确实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尤 ...
-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一)
主持人语:宋人<寓简>记欧阳修晚年精益求精,殚精竭虑打磨自己平生的作品,遂成文坛千古佳话.足见越是大家越有不断进取,自我超越.完善的精神.叶嘉莹先生有大作讨论王国维其人其论,已是蜚声海内外 ...
-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二)
<红楼梦评论>一文之长处与缺点之所在 从前面所介绍的全文概要来看,做为一篇文学批评的专著,<红楼梦评论>是有其长处也有其缺点的.先从这篇文章的长处来看,约可简单归纳为以下数点: ...
-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三)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三) 对<红楼梦>本身之意义与价值的探讨(上) 静安先生以叔本华之哲学来批评<红楼梦>的牵强错误,固已如上所述,于是我们就自然会引发出下面的 ...
-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四)
叶嘉莹论<红楼梦评论>(四) 对<红楼梦>本身之意义与价值的探讨(中) 第二点可注意者则是<红楼梦>中透过宝玉所表现的,对其所归属之阶层既反抗又依恋的正反相矛盾的心 ...
-
【品读时刻】蒋勋细说红楼梦 | 第六回(下)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六回 下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丑角通常是文学&戏剧的救赎 第六回的回目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
-
中西合璧——《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意识'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王国维先生便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美学思想对中国诗歌小说等作品进行评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进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评论体系,也拓宽了中 ...
-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全文) <红楼梦评论>的缘起 1902年,王国维从日本留学归来后,治学兴趣逐渐转向哲学.1904年,读叔本华<意志与表象之世界>[现通译为&l ...
-
解味《红楼梦》之梦(六)
贾宝玉和林黛玉 试解<红楼梦>之梦(六):秦钟梦赴黄泉(第十六回) 解梦一: 老子活活被气死, 不想老子想银子. 想着银子想马子, 想着马子想铁子. 解梦二: 魂魄即将赴冥府, 鬼判催促快 ...
-
解味《红楼梦》人物:女人篇(六)
<红楼梦>人物:女人篇(六) 书不在多,名著就行.名著很多,<红楼>最精.良儿偷玉,可人短命.封氏命最苦,英莲变香菱.佩凤是待妾,偕鸾常同行.小妾有翠云,买嫣红.翠缕谈论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