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之外,别无法门
相关推荐
-
归三合一无为圣,虚神和光无上道。
何为圣人? <经云>: 自己太上,何劳上望. 自己老君,何需外觅.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这段经义告诉我们什么是圣人? 懂得修炼的人,就是圣人. 认清真我(元神), 自己就是太上,自己就是 ...
-
达摩《绝观论•如杵叩钟分第二十九》探玄
[原典] 缘门问曰:"若有初学道人,忽遇因缘,他欲来害,云何对治而合道乎?" 答曰:"一个不须对治.何以故?可避,避之:不可避,任之:可忍,忍之:不可忍,哭之." ...
-
你的处事格言是什么?
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二: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三: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四:世上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 ...
-
四祖示牛头真要
四祖入牛头山,问寺僧此间有道人否?曰: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别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么?祖遂入山,见师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明代哲学之三:李贽
中国明代哲学之三:李贽 凡有异端,必然不是一人一地之事.李贽以异端自居,既有思想基础,也有社会基础. 泰州学派,本多异端,如何心隐.方与时.罗汝芳,哪个没些异端思想?即使泰州学派的创始者王艮,其实也非 ...
-
明明德意在塑造人生观是儒家修心法门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为孔子之言,"传"为曾子所言,"经 ...
-
《修心古训》心不放肆,便无过失!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以虚养 ...
-
《十修歌》修心修福修德,静心聆听,受益非浅,心中无烦恼
《十修歌》修心修福修德,静心聆听,受益非浅,心中无烦恼
-
万千苦难,唯修心可自保:一生有福的人,都是“静修无境”的能人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人立身于忙乱复杂的世道之中,不管是受到别人的荣宠,还是被别人辱骂,倘若总是纠结,那 ...
-
练功与修心
练功与修心 练功人本应讲究"性命双修",然而我们为什么强调修心呢?这是针对时弊而言. 如今练功人如海如潮,多得很,这是国昌民安的好现象.然而如果你细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端.不 ...
-
正能量修心的句子,字字千金,富含哲理
一.人生来就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态度.二.身心独立的四大标准:不对新事畏惧,不 ...
-
128句孔子经典语录!为人处世、修心正己,提升你的人生境界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 ...
-
生命最好的修行: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壹 初夏的味道 轻轻浅浅,有些清凉, 轻轻浅浅,有些羞涩. 轻轻浅浅,暗香幽幽. 轻轻浅浅,满心暖暖. 轻轻浅浅,花开无声. 轻轻浅浅,人生初见. 轻轻浅浅,不必刻意. 轻轻浅浅,随意就好. 贰 无论 ...
-
静心修心的佛语说说,句句箴言,值得收藏一生
一.人生短暂,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挤不进的世界,不要硬挤,难为了别人,作贱了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不要硬做,换种思路,也许会事半功倍:拿不来的东西,不要硬拿,即使暂时得到,也会失去. 二.笑而不语是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