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读》之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0)

相关推荐

  • 古诗沿革赏沈佺期《独不见》

    一君木子 独不见 唐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评析 <独不见>是一 ...

  • 诗词笔记: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是河南内黄人,也曾谄事张易之,被流放后,又被召回,靠写文章继续在朝廷当官,到开元年间去世.他除了工五律外,在七言律诗上贡献巨大,与杜审言一起,将七律格式固定下来,并且在句法上有很多创新,在意境的 ...

  • 唐诗与考试

    在初唐诗坛上,有两个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唐代律诗的成熟定型,做出了比较重要的贡献.这两位诗人,一位名叫沈佺期,另一位名叫宋之问.在唐诗的语境中,这两位诗人,习惯于被人们并称为"沈宋&qu ...

  • “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

    文/肖旭 在高宗至武后初年,诗坛上出现了四个"以文章齐名天下".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一一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人们称之为 ...

  • 唐诗解读——沈佺期之《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 卢家少妇: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 ...

  • 《唐诗选读》之沈佺期《杂诗》

    杂诗(四首选一) 其四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233 注: 黄龙戍:唐代东北要塞,这里代指边疆.按:唐诗中地理名词往往古 ...

  • 看图识唐诗(988)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听说黄龙那个边防驻地, 频年不解兵.连年打仗一直未曾罢兵. 可怜闺里月,闺里所见的可爱明月, 长在汉家营.也常照在汉家的军营. 少妇今春意,这位少妇今春昨夜思念丈夫的 ...

  • 少年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李白的故事及唐诗选读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唐诗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 近日,朝阳小扁鹊--朝阳区少年儿童国学启蒙教育公益项目,迎来了唐诗经典的主题 ...

  • 【唐诗选读】唐代诗人武元衡赠崔氏诗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 ...

  • 《唐诗选读》之王绩《野望》

    小引:2011年寒假,我在备下学期<唐代文学史>课的过程中,突然心血来潮,决定编一本<唐诗选>,于是马上着手,但只编到盛唐,便中止了.下学期给2010级的学生上课,初盛唐诗部分 ...

  • 《唐诗选读》之 虞世南《蝉》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余姚人.其兄世基不幸在隋朝的最后一年,与隋炀帝一同遇难,世南的命运显然比他哥哥好很多,他不仅挺过了乱世,在新旧朝代交替之际,还成了新朝皇帝的红人.据说唐太宗对于 ...

  • 《唐诗选读》之李世民《帝京篇》

    李世民(598--649):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代明君,更难得的是,他还喜好文艺,未登基前,即招揽了诸多学人文士,当时号称十八学士.当然,他本人也免不了要写诗,而且对于梁.陈以来的宫体诗情有独钟.有一 ...

  • 《唐诗选读》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年聪慧,早有文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上元二年(675),前往探望父亲,次年渡南海时不幸溺水,惊 ...

  • 《唐诗选读》之骆宾王《在狱咏蝉》

    骆宾王(619--685?):字观光,婺州义乌人.曾因上书言事,被诬下狱.后任临海(今浙江天台)丞,怏怏不得志,弃官去.光宅元年(684),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骆宾王为作<讨武瞾檄>,一时 ...